提到物聯網,大部分伙伴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被政府和建設XX產業園的企業用爛大街的詞兒,還沒“互聯網”三個字高大上呢,相當的不屑。
好吧,在這里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扒拉一下,真正的物聯網是什么,物聯網這么屌,你大概還不知道吧。
其一. 物聯網不是一張大而無形的傳感器網絡,更不是有形的通訊網絡,甚至無關某某技術。
國外最初的物聯網定義是IOT(Internet of Things),在國內被企業和政府專家們改成了領導更容易理解的傳感網(源于“感知中國”概念),有些企業干脆就叫成了傳感器網絡、甚至叫RFID物流網絡。這樣子就顯得非常接地氣和簡單明了,但實際上極大限制了物聯網的定義,也誤導了大批觀眾。除了一些政企項目和搞產業園的,互聯網業界和物聯網創業者都羞于說自己在搞物聯網的,即使說出來也被投資人淋狗血,“什么破玩意兒”“忽悠政府去吧,還忽悠起我來了”,不怕笑話,老熊也有幾次類似經歷。
但Nest豪嫁Google事件,卻又讓大家五味雜陳了,嫉妒和埋怨不解之聲不絕于耳。好吧,Nest是正兒八經的物聯網企業沒錯,但它值錢的不是因為有多牛逼的物聯網技術,更不是這兩款傳感器產品,而是其他。
其二. 物聯網也不是互聯網的硬件擴展,或內容延伸,它是一個新的江湖,一個比互聯網大太多太多的江湖。
互聯網在20多年來幫助人們解決了信息共享、交互,幾乎在瞬間顛覆了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把賣產品變為賣內容和服務,是個了不起的產業成就。雷軍很早前曾說過:“未來沒有所謂的互聯網企業”,“未來每個公司都變成互聯網公司”,這個江湖夠大了吧。
但從分工上理解,互聯網還只是物聯網中的一部分,主要是IT服務方面。物聯網因為其“連接一切”的特點(“連接一切”是馬化騰在2013的WE大會上提出來的未來第一路標),它具有很多互聯網所沒有的新特性。比如,互聯網已經連接了所有的人和信息內容,提供標準化服務,而物聯網則要考慮各種各樣的硬件融合,多種場景的應用,人們的習慣差異等問題。相對于互聯網,物聯網需要更有深度的內容和服務,以及更加差異化的應用,也將更加的人性化,這也符合們不停地追求更好的服務體驗,這是個亙古不變的剛需。
因此,也可以這樣斷言,未來所有的公司都是物聯網企業。他們享受著物聯網的各種便利,利用物聯網工具和技術,生產物聯網產品,為人們提供物聯網服務。這么說來,是不是物聯網也像互聯網一樣,首先是一種思維方式?答案不言自明了吧。
其三. 2013年是智能硬件/穿戴年,2014是不是智能汽車年?所有這一切的價值核心都是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