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光伏業受挫,產業形勢急轉而下,有關光伏產業的各種議論隨之多了起來,其中,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人說光伏并不是綠色環保產業,而是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太陽能是目前能滿足人類能源需求的最佳綠色能源之一,那么利用太陽能生產清潔能源怎么就不是綠色產業了呢?這個問題本不應有爭議,但問題其實并沒有這么簡單,現在國內外對于光伏業是否是綠色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理性思考:光伏究竟是不是綠色環保產業?
一、光伏業存在污染?
有人說,當前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還不能用綠色環保來定義,其快速發展所產生的污染更不能被我們以各種“方式”所忽略。其實,無風不起浪,光伏產業的背后的確有環境污染的一面。
首先,目前光伏業的上游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確有瑕疵。盡管當前有多種多樣的工藝來生產光伏電池,但光伏電池的主流仍是多晶硅電池。當前提純是生產多晶硅一個重要環節,金屬硅先轉化成三氯氫硅,再加氫氣一次還原,約有四分之一的三氯氫硅轉化為多晶硅,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尾氣,并有四氯化硅和TCS、DCS等副產品同時形成。這些副產物當中,四氯化硅屬于危險物質,其理化性質是易潮解的、無色或淡黃色發煙液體,屬于酸性腐蝕品,會對上呼吸道、眼睛造成強烈的刺激,人體接觸后可引起皮膚組織壞死;另一種含DCS的TCS副產物,其中DCS理化特性與四氯化硅接近,毒性稍弱,但一旦遇水或者空氣中的水分會迅速水解成氯化氫或者鹽酸,且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和爆炸的可能。如果生產過程中的回收工藝不成熟,這些含氯有害物質極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隱患。因此,多晶硅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回收處理這些物質成為企業的難點。
近年來,我國多晶硅年產能一再擴能,基本上有2萬多噸的產能,有超過10萬噸四氯化硅。而國內多晶硅提純生產過程中的氯化物,基本靠下游廠商來消化。如此大量的含氟物質,已遠超出國內的處理能力,不可避免有很多含氟有害物質沒有經過妥善處理,污染隱患必然存在。此外,回收利用技術尚未成熟,即便在技術上可以回收,國內市場也無法吸收和消化如此迅速增多的四氯化硅,況且現有技術
并不能完全解決副產物的回收問題。多晶硅生產后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得不到有效處理和利用,對大氣、水、土地等資源造成嚴重污染。
其次,光伏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不僅限于上游環節,施工以及光伏發電系統廢棄物也污染極大。在光伏發電站混凝土基礎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污染的主要是破壞植被并造成水土流失。對于需大挖大填的混凝土構筑物基礎形式,例如獨立基礎或是條形基礎,土方開挖填筑勢必造成嚴重的植被破壞及水土流失,對于生態脆弱地區,其后果將是致命的。土方施工過程中引起的揚塵是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泥漿和廢水往往隨意堆放,干燥后形成粉塵,也會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再者,目前,我國采用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方陣、控制器、直流/交流逆變器、蓄電池組、電路保護及用電器組成,這其中也有一定不綠色的因素,鉛酸蓄電池是當前光伏發電系統蓄電池的主力軍,該電池內含有大量的鉛、銻、鎘、硫酸等有毒物質,會污染地下水、土壤、草原等。節能燈則是邊遠地區一個很重要的用電設備,采用的稀土三基色熒光粉和液體汞燈管一旦破碎將帶來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壽命不長的蓄電池和燈管更換頻率較高,如果處理不當,那么也必然會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
最后,光污染問題也較嚴重。光污染會對人的視網膜和虹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帶來視力急降,甚至引發高達45%白內障的發病率,還會使人頭昏心煩、失眠、等神經衰弱。目前光伏發電在全國各地廣泛應用,一些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在別墅等高檔住宅區和城市標志性建筑上,光伏發電照明已經運用在住宅區、旅游景區以及城市交通照明和景觀亮化工程上。但光伏電池表面玻璃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在陽光下反射強光,形成光污染,給生活在周圍人群的生活帶來上述影響。除此以外,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加強,目前人們對光伏發電廢棄物的處理缺乏主動性。尤其是家庭建光伏電站,廢棄物隨意丟棄嚴重。青海省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家庭用戶在調查前,基本沒有考慮過光伏廢棄物的污染及如何處理這些廢物的問題。當調查人員提醒后,才有62%的用戶表示應重視這種污染,有74%的用戶隨處亂扔,6%的用戶隨生活垃圾一起堆放,20%的用戶出售。據媒體披露有不少光伏企業隨意傾倒工業副產品四氯化硅,嚴重污染了當地村莊、農田、河流和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