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機器人產業迎來爆發年,工程師紅利依然顯著。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首任會長凌琳認為,核心部件從控制器和電機最易突破,軟件成本已占總成本40%。
智能裝備最終的競爭,一定是軟件的競爭
國內企業開發的控制器目前可滿足功能需求,如固高在PCbased控制器領域市占率高達48%,機器人用控制器已銷售4000臺,涵蓋各類型號機器人,也是目前國內六軸機器人控制系統領域唯一可實現產業化的企業。
伺服電機國產品牌一致性還稍弱,但也有望快速國產化,如翡葉電機目前用于埃夫特和新時達,占埃夫特電機采購量40%。
在凌琳看來,智能裝備最終的競爭,一定是軟件的競爭,最終是控制算法的競爭。機械部分用控制算法可彌補很多環節的成本。PCbased控制器函數庫可供用戶根據不同的需求,在windows等平臺下自行開發用于軟件,組成各種控制系統。目前控制系統更多是硬件平臺和底層算法平臺的定制。控制系統廠商更多的是需求了解客戶的需求,用技術來滿足。
有較強技術能力的集成公司會先于發展
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指出,人力成本逐年上升、惡劣工種替代人工、制造業升級3大原因,促使機器人迎來產業爆發年。部分下游行業需定制化服務,而國外機器人品牌在中國的公司沒有底層設計能力,國產品牌憑借工程師紅利,本土化服務優勢顯著。
對于國內機器人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羅百輝認為有較強技術能力的集成公司會先于發展,有行業經驗的公司會更快一步;最抓住客戶的企業才有市場;人工智能時代即將來臨,能攻克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有望最早受益進口替代。國內做系統集成的機器人,豐富行業經驗的博實股份、華工科技、拓斯達、拓野機器人、普洛匯森,掌握核心零部件的上海機電、慈星股份可能先行。
發揮“磁石效應”為機器人產業保駕護航
“磁石效應”是一種物理現象。磁石效應的大小,既取決于磁核本身,也取決于磁核放射出來的磁力線強弱,以及所產生的磁場輻射的范圍和磁性保持的狀態。羅百輝認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一樣既要取決于微觀企業在技術、管理等方面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取決于整個產業磁力的強弱以及國家和地方在政策扶持方面的輻射范圍和保持狀態。
業內把能夠實現自動控制、可再編程、多功能多用途、具有3個以上的可編程軸、位置可以固定或移動的工業自動化設備統稱為工業機器人。在制造業領域,面對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企業對于機器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對于機器人產業而言,整個產業的“磁力”之強,已經吸引了不少企業向其靠攏,A股上市公司中今年以來就有上海機電、亞威股份、京山輕機等近10家傳統制造業企業決定向智能化轉型。
但在巨大的磁力背后,一系列問題也隨之產生。比如,“機器換人”當道,換掉什么人,誰來操作機器,就成了問題。機器換掉的應該是出賣體力的操作工,懂得操作機器的技術工人仍然需要,如果缺少技術工人操作維修這些先進的機器,最后也難以實現真正的轉型升級。再比如,機器換人將導致傳統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出現過剩,制造業將出現結構性失業,這一問題也需要統籌解決。因此,在機器換人的過程中,要把產業升級與擴大就業統籌考慮,盡量減少陣痛,增加就業渠道。
政策推動機器人領域企業數量激增
為了扶持本土的機器人產業,國家近兩年已出臺相關政策,并頒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和資金的青睞讓地方政府有了發展的動力,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福建、重慶、洛陽、廣州、蕪湖等10多個省市均出臺了機器人扶持政策,在技術研發、人才需求和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本土機器人企業政策支持。
政策推動下,擁進機器人領域的企業數量激增。據羅百輝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1978家,其中做系統集成的占86%,做伺服系統的占5.67%,做控制器的占4.25%,做減速器的占3.68%,技術含量最低的下游應用領域仍然占據絕對主力位置。這是導致業內對于產業鏈低端或出現產能過剩擔心的重要原因。能否通過市場的手,調節相關企業在產業鏈中上中下游更為合理布局,從而引導中國機器人產業走向更為健康和高端化的發展軌道,將考驗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羅百輝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的產業園(基地)已經達到39個,較上個月增加3個。產業集聚是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通過產業園的空間配合、政策支持等優勢,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形成產業配套、產業集群和產業特色,是增強工業園區發展后勁的潛力所在。但是,政府搭建好平臺后并非就萬事大吉,倘若建設和引資完畢之后政府對產業的有序引導出現缺位,那么有可能出現相關企業、產業、資源和市場不能形成有機聯系和一定的共生關系的“亂象”。
政策對于機器人產業的扶持是一個“長久工程”,應該注重發揮“磁石效應”,使政策扶持的輻射力更強、更廣、更準、更長久,才能為整個產業的健康持久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