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企業倒閉潮頻現,其中不乏億元級的行業領軍企業,這不禁讓照明燈飾行業人士感覺到了刺骨、沉重的冷冬寒意,而經濟不景氣、成本上升、競爭激烈、訂單驟減、利潤微薄、融資困難等各種說法也成為業內公認的企業倒閉原因。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如果僅僅是因為競爭形勢嚴峻而導致訂單減少,我想這應該是行業普遍現象,不應該把減少的部分全部都強加于這些倒閉企業吧?況且,訂單減少也不是突然發生的,往往有一個過程,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調整自身人力資源、生產規模、產品庫存、產品品類等成本來應對,頂多日子難受一點,也不至于做不下去。那么,讓企業轟然倒下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筆者通過走訪調研發現:這些倒閉的企業絕大多數是資金鏈斷裂使然。一般來講,企業由于運營資金不足導致的財務危機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企業規模擴張過快,以超過其財務資源允許的業務量進行經營,導致過度交易,從而形成營運資金不足;二是由于存貨增加、收款延遲、付款提前等原因造成現金周轉速度減緩,此時,若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或借款額度,就缺乏增量資金補充投入,而原有的存量資金卻因周轉緩慢無法滿足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三是營運資金被長期占用,企業因不能將營運資金在短期內形成收益而使現金流入存在長期滯后效應。在照明行業,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的現象,有不少是歸屬于第三類情況。
據了解,不少照明企業老板把正常用于企業運營的資金抽調出來拿去投資了,有的是圈地、購買房產,也有的是炒股、賭博。賭博十賭十一輸,倒閉敗家是咎由自取,在這里姑且不論。但是,購買房產、圈地按道理是有升值預期的,怎么也會導致資金流斷裂呢?
在這里,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分析一下:比如拿企業正常運營的資金5000萬元投資購買了每平方5000元的房產,該房產持續升值到了10000元一個方,理論上賺了5000萬,但那只不過是一個畫餅充饑的數字游戲而已,房價會上漲,也會跌落。只有把這些房產按照10000元/平方賣掉變現了才算賺到了錢,否則壓在自己手上,今天值一個億,明天就有可能只值五千萬,甚至三千萬。這好比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第一輪轉到你手上你會感到幸運、興奮,第二輪你會感到擔心、糾結,到了第三輪你該感到恐懼、發慌了,那時已經從游戲變成了走鋼絲的鋌而走險,只有在升值時拋售退出游戲,才能避免成為因貪婪而被套牢的傻瓜。
在照明行業,大多數生產制造企業跟配件供應商的賬期長達三個月甚至半年,而跟經銷商的結算是現金或月結,這樣企業手上就持有本應付給配件供應商的兩個月貨款。因此,假如一個年銷售額兩億元的企業,他手上就有4000萬元的資金。當他把這4000萬元用于投資房產或土地后,就意味著透支了兩個月的應支付貨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訂單穩定當然也不會有什么大的閃失,但當訂單因經濟不景氣、競爭激烈等因素而急劇萎縮時,就會導致入不敷出,如果不能有可靠、快速的融資渠道,極易因資金流斷裂而致使企業倒閉。
這個現象在物流行業表現得更加明顯,燈飾照明行業的物流公司不僅賺取產品運費,手上還通過“代收代付”握有生產廠家數額不菲的貨款,資金流充裕,按理說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出現資金流斷裂的。然而,在古鎮,卻每年都不乏物流公司跑路事件,有的規模還不小。這其中,除了個別心懷不軌的小托運部有可能以詐騙為目的進行經營蓄意“跑路”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希望在行業長期經營、做大做強的,而他們之所以出現跑路的原因恐怕大多數都跟拿著廠家的貨款進行過度投資而導致資金鏈斷裂有關。
資金流是企業的生存之本,直接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日前,國家相關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對于銀行資金池的監管和控制,銀行貸款已經全面緊縮,中小企業貸款門檻也進一步提高。因此,在當前這種形勢下,照明企業應加強資金流管理和投資風險控制,切勿因貪婪虛幻的高額投資回報而拿企業的正常運營資金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