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啟動的第11年。秉承前十年的產業積淀,LED產業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此關鍵階段,LED照明市場呈現怎樣的特征?LED智能照明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LED企業將何去何從?
在近日舉辦的“2014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論壇”上,來自半導體照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不同領域的精英齊聚,共同探討由智能照明開啟的新一輪競爭格局。
LED照明向應用驅動轉型
“面對半導體照明發展新十年,以應用為導向提升產業價值,構建創新鏈,完善服務鏈,提升價值鏈,已成為當前LED產業的風向標。”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常務副秘書長阮軍表示。
“當前,半導體照明正面臨著新的機遇,白熾燈禁限令正在全球多個國家推進,國內政策環境日趨優化,半導體照明產業將由技術驅動逐步向應用驅動轉型。”阮軍介紹,我國LED芯片國產化率正在逐年提高,未來技術仍有提升空間;器件、燈具技術水平與國外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半導體照明技術將與微電技術、傳感技術融合,實現照明智能化、人性化;智能照明終端將與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融合,成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各種信息均顯示,跨界時代已經到來,未來LED將滲透到能源、信息、生命健康等領域,在技術研究、標準制定、成果示范等方面進行跨界合作,在合作機制上創新。
“就照明用戶而言,技術只是手段,照明效果才是目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書曉認為,如何確保實現設計目標,成為當前照明行業在智能照明應用中面臨的首要任務。相關技術發展的早期經驗表明,很多智能控制系統都無法像當初設計的那樣工作,這也成為影響消費者信心的重要因素。而照明調試是確保照明系統性能實現設計預期的重要保證,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照明系統調試標準。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智能設備出現,其中包括智能照明產品。”海爾智慧家庭北京創新中心總經理熊賡超十分看好智能照明行業。他認為,更多的互聯設備形態出現,意味著更多的互聯服務也將出現,未來小而美的輕量產品將先行,剛需與情感需求滿足并舉的產品將會最先爆發。
LED 照明智能化成大勢所趨
“未來十年將是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同步發展、茁壯成長的十年。”天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認為,企業界、高校和政府攜手,一定能夠探索出物聯網及產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途徑。在未來的創新發展中,LED照明無論在技術、產業以及商業模式上都不能落后。綠色照明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智能化也成為半導體照明的重要發展趨勢。因此,在LED照明產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在創新機制上做更多的探索和嘗試。對半導體照明應用的發展,他給出了幾點建議:從技術上來講,從新材料到新器件、新技術、新應用仍需繼續推動,做好工作;從產業的角度講,要統一規劃,加強聯合,創新商業模式,使LED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LED為智能照明而生”,這是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固態照明亞太區高級應用技術經理陳文成總結出的LED異于傳統光源最突出的特點。陳文成以LED隧道燈在上海長江隧道和人民路隧道的實際應用舉例說,在早期使用LED燈具的上海幾條隧道中,不同廠商生產的LED隧道燈形式多樣,因此燈具外形尺寸、光通量、配光設計、功率均有差異,無法實現兼容性互換。此外,非標準的驅動電源和廠商自行設計的調光控制系統不僅給隧道照明的維護帶來很大的不便,更影響了隧道業主和養護單位使用LED照明的積極性。鑒于這些弊端,在此后的工程應用中,企業和隧道業主共同改進,在上海大連路隧道照明LED照明節能改造工程中實現了光源可替換式以及光源模塊化的突破,同時開發了適合隧道LED照明的、公開的智能控制通信協議——LCP-SH協議。
值得高興的是,在業內企業和隧道業主的共同推進下,目前,在《上海市隧道LED照明應用與技術指導意見》基礎上升級完善的《隧道LED照明應用技術規范》已通過審核,被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將于2014年8月1日起實施。這標志著上海隧道LED照明已全面進入成熟的“標準化的光源可替換和智能控制時代”,填補了國內在不同廠商間LED隧道燈互換性及智能控制系統標準化方面的空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