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節能環保的技術、理念與建筑融為一體,再加上自動化控制的智能基因,這樣的建筑就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綠色智能建筑。得到了“智能基因”的技術支持,綠色建筑可以對氣、水、聲、光等環境進行有效調控,提高建筑的操作效率和便利性。
綠色建筑植入“智能基因”
據有關數據顯示,綠色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可以實現24%-50%的能耗節約,降低33% 39%的溫室氣體排放,節約40%的水資源,減少近70%的廢棄物排放。
“綠色建筑必須植入智能化基因,因為綠色建筑是一個系統工程,在設計、運行、管理、維護過程中綜合考慮因素特別多,因此,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施工運轉,都同智能化密切相關,如果不能科學維護,那么綠色建筑反倒可能消耗能量。”中國房地產技術研究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孫克放介紹,綠色建筑產業在我國方興未艾,對于建筑領域節能減排的潛力,政府高度重視。 2006年,我國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于綠色建筑作出了定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2012年4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2013年1月,由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制定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出臺后,各地也紛紛出臺配套措施。但是,只有“綠色”在今天看來已經遠遠不夠,綠色建筑應充分融合并借助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變得“聰明”起來,否則,新能源的利用可能會適得其反。
筆者了解到,綠色建筑智能化是基于綠色建筑的基礎之上,采用智能化技術,使其具有環保化、節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集成化等諸多特點,是生態技術與智能化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實現“四節一環保”目標,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是實現綠色建筑總目標的重要手段。在智能化設計上,為了促進建筑綠色指標的落實,達到節能、高效、環保的要求,智能化技術服務于“四節一環保”,諸如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常規能源的消耗,實現對氣、水、聲、光環境的有效調控,對各類污染物進行智能化檢測與報警,提供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服務等。
創新技術尋找“集成”商機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智能建筑市場目前產值已經接近千億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此外,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重點推廣綠色建筑、嚴抓建筑節能的舉措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智能樓宇市場的發展。除傳統節能減排技術外,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將創新技術應用在綠色智能建筑中尋找商機。
深圳臺電公司副總經理葉東茂介紹,該公司研發的新一代無紙化多媒體會議系統采用四核處理器,支持多點觸摸,支持高清視頻播放,帶來全新無紙化操作體驗,該系統的革新性和環保性豐富和完善了綠色智能建筑的內涵。
除海爾、美的、長虹等傳統家電制造企業開始布局外,小米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在今年4月正式對外發布旗下首款路由器,意在通過路由器、芯片、軟件系統來構建一個開放式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任何一家想要實現智能家居藍圖的企業都可以加入進來。
外資企業也在密切關注著中國的綠色智能建筑。目前,西門子正致力于構建一體化的操控平臺并擴展大眾市場,而這也正好符合中國智能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當今建筑能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40%,新建樓宇需要從一開始就采用智能化技術。”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雅祺山認為,未來智能樓宇的發展有兩大趨勢:集成與融合。以集成為例,即多個子系統在單獨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地實現在同一平臺上的集成。例如,可以使用電子設備的智能網絡來監測和控制電子照明系統,控制程序可以根據數據自動產生某些參數去調節空調,與此同時,暖通、空調、照明等也可以被集成到一個平臺,從而提高操作效率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