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25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審議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簡稱“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16年爭取完成我市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全市一半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由 2013年8萬元/人提高到11萬元/人以上,全市工業投資中設備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0%,推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
幾乎與此同時,一個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體,以專業科研、金融為支撐的創新型社團組織——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聯盟,7月14日由廣東新基地投資有限公司組織并召開了第一次聯盟籌備會議。
據悉,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聯盟由普洛匯森、石橋機電、智捷、沃德普、歐若拉、金隆機械、金模網、拓斯達、深圳橙子、中科院等龍頭企業共同發起組建,涵蓋了機器人、精密裝配、電子、IT、金融、五金、教育、互聯網等企業主導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范疇。聯盟組建成立后,有望成為東莞智能裝備產業涵蓋范圍最廣的社團。
聯合分工協同發展
東莞普洛匯森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宗保認為,雖然已有相關的協會成立,但東莞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范圍很廣,還有不少行業沒有找到“家”,因此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聯盟的成立將成為一個大“家”,可包容智能裝備制造業里面的各個分支。此外,聯盟成立后,對疏通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提升東莞地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整體實力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中科院參會代表建議,聯盟組建可邀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工信部裝備司、國家標準委員會等行業資深專家作為顧問。因為他們提供的產業政策資訊及標準制定等都與企業息息相關,只有上下左右橫縱聯合,調動一切資源,才能使聯盟對產業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金模網CEO羅百輝認為,聯盟成立后,應在互聯網金融P2P眾籌、人才教育培訓、工業設計對接、共性技術研發、行業聯盟標準、產業上下游協同創新、聯盟品牌建設等方面多做工作,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屆時可通過聯盟的引導和協調,推進產業間的協作,使企業共享技術創新成果,提升裝備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