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從暫停到解凍重啟,再到等待新項目開工,短短三年多時間,核電裝備制造業經歷起伏之后,眼下已逐漸走出“緩沖期”。
對于即將到來的國內新一輪核電建設期,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核電國產化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恰逢時機,核電項目批量啟動建設對裝備制造業而言,將是再次提升能力和搶占市場份額的契機。
“當然,過去三年的緩沖期市場有適當萎縮,發生了訂單減少和產能過剩的事實。但這期間,真正在產品和管理上下了功夫的企業將更占優勢。”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市場休整能力提升
從2006年到2011年,國內核電建設處于批量化、產業化發展的階段。核電裝備制造環節在項目訂單的依托和激勵下,表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
“業內當時一般的共識是,核電市場發展規模將以每年開建10-12套百萬千瓦機組為標志。支持這一市場預測的依據,是當時裝備集團手中訂單數量的激增。”上海電氣集團核電部總工程師繆德明日前做出上述表示。他以上海電氣的核電業務為例指出,福島核事故發生前,上海電氣核電主設備訂單每年幾乎都有200億元左右。
然而,福島核事故直接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核電發展速度和規模,其中包括前景的不明朗、外部環境產生了阻力等。對裝備制造業而言,隨之而來的反應便是訂單驟減、已有制造產能過剩、新標準新要求下的產能不足,以及市場低價競爭。
“中國核電起步較晚,相應的裝備制造業近年發展雖有成績,但在管理和核安全文化的貫徹執行等環節上仍存在漏洞,長期處于艱難的爬坡期。”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做得了展品卻做不了產品,核安全文化沒有與傳統的軋機文化很好地融合并落地,成為國內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現實。”
在繆德明看來,在暫停期,面對疲憊的設備市場和交貨壓力,核電制造企業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由于前期規模性的戰略投入或資源整合,一些新核電基地、新架構和新企業在開創期的投資回報和批量交付的雙向壓力下,項目推進與內部管理之間的磨合出現了矛盾。
“現實嚴峻,磨合期的陣痛使制造企業很快意識到,核電重心應從市場開發向項目管理迅速轉移,以建立多項目和多技術堆型同步執行的高度交錯的管理模式。”繆德明表示,“保質、按期交付設備是制造企業的硬道理,給業主和監管單位一個全透明、全公開、規范化的控制過程和安全、合格、可靠的產品質量是企業唯一的追求。”
正如繆德明所言,在過去三年多的休整期,雖然沒有持續的訂單在手,但裝備制造企業卻迎來了管理水平提升的難得機遇。據他介紹,三年之中,裝備制造企業產業發展的業務架構基本形成、前瞻性核電制造基地基本建成、核電產業化規模初見成效、關鍵設備國產化和出產能力獲較大進展、科研攻關獲進展且重大技術瓶頸有所疏通、核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核電隊伍快速壯大且全員素質提高。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日前在某核能國際大會上指出,目前我國核電站核島主設備85%可以由國內企業制造。(85%是指價值量占比,即國產設備采購的價值總量與核電站所有設備價值量的比值。——編者注)二代改進型核電站的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以及主泵、環吊以及泵閥、大型鑄鍛件都能實現國產化。唯一還沒有國產化的是關鍵核級儀控系統和核級儀表。
“眼下三代核電設備還處于消化吸收過程中,到目前為止,三門1、2號機組和海陽1、2號機組設備國產化較低,按照價值量計算,應該在30%到35%左右。個人認為,除了核主泵之外,AP1000三代核電其他設備都能由國內企業提供。”隋永濱表示。
市場恢復機遇再現
信息顯示,自2012年10月核電穩步重啟至今,國內開工建設的機組均為已有項目的后續工程。表面上看,裝備制造業所看齊的三代核電市場并未真正打開大門,計劃開工的項目前期訂貨的信息亦未公開。
然而,業內預期,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應該是核電市場恢復的關鍵時期,裝備企業會抓緊機會爭取更多新項目訂單。
“目前核電技術路線在向三代轉化,三代AP1000、CAP1400、華龍一號、EPR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將是未來的重點。”上述業內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