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工業機器人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通過政策資金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山東將開展“機器代人”試點,培育智能制造生產模式。同時,山東也將打造濟南、青島等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
作為先進制造業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是衡量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工業大省山東著手開展“機器代人”試點,培育智能制造生產模式。
“山東將加大工業機器人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通過政策資金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山東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負責人表示,根據山東兩化深度融合方案,山東將打造濟南、青島等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
來自山東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山東省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缺乏機器人制造與應用的核心技術。但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全省從事機器人研究開發及生產的單位近50家,產業規模近10億元,主要集中在濟南、青島兩地。
“目前已經產業化的機器人包括碼垛機器人和移動搬運機器人,噴漿機器人、電力巡檢機器人、多軸工業機器人及通用實時網絡控制器、管道探測機器人等。其中,煤礦探測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噴漿機器人,已用于多項大型工程。”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羅百輝調研顯示,青島已開始打造我國北方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目前,已有海爾集團等10余個機器人項目落戶,計劃到2023年,產業園成長為山東乃至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機器人示范園區,以研發設計和應用服務為特色,覆蓋整個產業鏈。
山東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負責人透露,山東將開展“機器代人”試點,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加強制造過程控制,培育智能制造生產模式。促進工業機器人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橡膠及塑料、機械加工、建材、糧食、食品、電子電氣、采礦、家電、石化、物流、紡織等領域的規模應用,降低企業用工壓力和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爭取更大利潤空間。
根據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勞動強度大、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任務重等特點,開展生產裝備高端替代低端、數控替代機械、成套替代單臺、智能替代人工、開放替代封閉等“五個替代”活動,培育建設“無人生產線”示范500條、“數字車間”示范300個、“智能工廠”示范100個。
借助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融合發展培育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工程化產品,攻克山東帥克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RV減速機關鍵部件、山東大學四足仿生機器人關鍵技術等一批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和關鍵共性技術。支持山東省科學院碼垛機器人和移動搬運機器人,山東科技大學噴漿機器人,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電力巡檢機器人,威海正棋機電有限公司多軸工業機器人及通用實時網絡控制器,柯林瑞爾有限公司管道探測機器人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