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技術已經實實在在地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做著自己的貢獻。近日,上海用3D打印制造出生產線裝置,確實節約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上海郵政研究院主要是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成果的研發與應用推廣。在他們的產品中,有一款產品叫做MPF混合郵件分揀機,簡稱MPF420,是由上海郵政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混合型高速自動分揀系統。具體來說是,MPF混合郵件分揀機是一種能同時處理扁平件和包裹類郵件的高速郵件分揀設備,配備了半自動供件臺和高速扁平件自動供信臺。懸托式的圖像閱讀器可采集郵件上的圖像并自動識別條形碼、郵政編碼和地址等信息,從而實現郵件的自動分揀,是郵政和物流公司郵件處理中心理想的現代設備。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面對這樣的一個系統,桌面3D打印技術真的能幫上忙嗎?據市場調查,即使是全球桌面打印機最好品牌的MakerBot桌面3D打印機,它們市場的任何一款打印機整個機器的尺寸還不夠一臺冰箱大,一張普通的桌子,就能放下一臺甚至兩臺打印機,對于這樣一個分揀機,難道不需要工業級別的打印機來幫忙推進研發嗎?實際情況是,桌面3D打印機就能幫他們推進研發。
MPF420這樣一個生產線裝置在實際生活中是比較復雜比較占用空間的,但當面對客戶想要對它進行詳細了解的時候,如果能在桌面上就著模型商討不是很節約時間很便利嗎?!正是為了能夠讓整個生產線更為直觀,該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才想到了借助3D打印技術打印一個直觀實用的模型。于是他們在MakerBot中國區總代理威控睿博的上海辦事處采購了一臺市場口碑不錯的MakerBotReplicator2(MakerBot3D打印機中比較經典的一款,以下簡稱R2),然后由專門的設計人員根據分揀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了相應模型。
但設計出模型和打印出相應模型并不是一句話那么簡單的事兒,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物體,那么還可以借助掃描儀掃描出3D模型直接打印出來,連自己設計這環都省了,打印也不會有太多的講究。但是,根據工作人員透露,對于這個分揀系統,無論是尺寸大小,還是各個部件之間的配合都得經過精密的測量以及打印機的測試才能打印出理想的模型。此外,R2只是一臺桌面3D打印機,在這個打印機上打印這個MPF420時,很多人肯定以為這是一次成型的,但實際上不是。
實際情況是,設計人員針對不同的配件設計模型,然后在打印機上分著打印,最后等所有的配件都齊了以后,再進行組裝。組裝并調整之后才有了圖片中的模型。據工作人員介紹,途中顯示的綠色和灰色和白色部分并不是涂上的色彩,而是他們采用相應顏色的耗材打印出來的。整個模型的大小根據硬幣和電腦作為參照物可以看出。
設計模型打印模型確實需要花精力和花時間,但是從整個事情的全局來看,3D打印技術確實節約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這個正是“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