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資料圖)
新能源圈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絕對稱得上“改革派”,在他眼里,光伏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撇開財政拐棍平價上網”只需1年到2年,絕不會拖到業界普遍認為的4年后,也就是2017年;而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更不只是傳統能源的“補充”,則應是“替代”。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超前的觀點,使得新能源圈乃至整個能源界對李河君頗為贊賞。多年來,他大聲疾呼,有力推動了我國光伏應用的分布式發展;與此同時,他所倡導的光伏革命有意無意間也打破了固有的利益格局。
事實上,在業界更多人陷入“規模為王、跑馬圈地”的洪流,妥協于“賺錢才是第一要務”的觀念時,李河君和漢能卻近乎頑固地將自身發展系于探索前沿技術、深耕設備國產化的突破。
3月9日,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李河君就全面落實《節能發電調度辦法》、促進分布式光伏發展、建立支持光伏產業金融體系等問題接受了《證券日報》獨家專訪。
記者:“十二五”時期,我國光伏電池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60%,是當之無愧的光伏大國。但面對歐美“雙反”,我們卻顯得那樣脆弱,頃刻間,組件價格急降,眾企業現金流緊張,甚至瀕臨破產。您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