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本身是來自計算機業界的一個詞語,最早是用于描述那些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件,而在其他領域使用并不多見。新能源車無疑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尤其電動車更是一杯“熱羹”。然而,電動車屬于新型產業,其技術難題一直困擾著各國汽車廠商。特斯拉專*開源,使得電動車技術有了全球化入場劵,似誰都可以進得門來免費分享“甜蜜”。
新興產業“開源”
回想幾年前,安卓以一款開源手機系統的身份問世,與之實有異曲同工之處,使無數品牌的手機依托其蜂擁而來,短時間內其所占份額便吞噬了大半個手機市場。所以有國際評論認為,“特斯拉”的開源,極有可能讓它從一個電動車品牌轉變為電動車的代名詞。
全球化市場早有一種潛規則的說法,三流商家賣商品,二流商家賣技術,一流商家推行業標準。在今天看來這也許是一種新的市場競爭模式,但也有專家提醒,雖然這可能是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造福于世的一個善舉,但還應充分考量其背后可能會隱藏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
商機暗藏“危機”
2008年“黑屏事件”并不遙遠。它讓世人看到商家通過預留后門,可以在其系統中隨意出入,從而為信息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安卓等系統漏洞百出,同樣讓廣大手機用戶的隱私不容樂觀。若這一幕幕非傳統安全事件在電動車領域上演,其后果將難以想象,這決不是危言聳聽。今年7月中旬,在北京舉辦的國際前瞻信息安全年會上有安全專家稱,目前已經發現特斯拉系統漏洞,攻擊者可以通過漏洞入口控制車輛部分功能。據悉,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有安全專家攻破了部分傳統汽車的車載控制系統,因而其前景極具挑戰性。
從計算機到手機,再到今天的電動車,可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會被一些壟斷性巨亨所推的行業標準所“規范”。這表面看似便利的“發展模式”,雖然能在許多方面節約大筆研發費用,得到一定利益,但長遠發展來看此決非明智之舉。這并不只是專*使用權或被一朝突然收回而帶來巨大風險,而是未來整個發展被嚴格控制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尤其在國防和軍事領域,更不是兒戲。未來信息化戰爭中,一旦專*持有國能夠輕而易舉地控制你的聯合作戰系統,那給一個國家帶來的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
我們必須清楚,“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在今后日益增多的新興產業競爭中,只有不斷堅持自主創新,才是一個強大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