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有光伏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市場事關生存,國際市場事關發展”。此話是有理的。2011年以來,中國光伏國際市場占有率未有提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而這又不無國內市場擴大因素影響。2013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增長15%以上,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出口量與2012年相比下降11.1%,出口額同比下滑20%。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上半年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多晶硅產量6.2萬噸,同比增長100%;硅片產量18GW,同比增長20%;電池組件產量15.5GW,同比增長34.8%。下半年光伏產業可能出現跳躍式增長,形成震蕩發展曲線,產業仍將保持深度調整態勢。的價格將更加穩定,市場不太可能出現像2006-2008年間那種“供不應求”的情況。”政策將影響其本土市場的需求。對臺灣電池征收至少20%的反傾銷稅意味著大陸產的組件將選擇接受2012年制定的“雙反”懲罰。同時,韓國、馬來西亞的組件將會成為中國組件的主要替代選擇。目前,美國市場上大型項目的組件價格已達到每瓦70美分以上。
歐洲的最低進口價格目前看來將與美國市場保持一致在每瓦53歐分(即70美分)的水平,但該政策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可以利用。
【光伏產業鏈】
多晶硅——均價同比上漲29.3%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總體處于調整發展狀態。
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向好
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價同比上漲29.3%,組件均價上漲7.3%。在產多晶硅企業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多家骨干電池企業扭虧為盈,部分重點企業實現延續盈利。
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產量6.2萬噸,同比增長100%;硅片產量18GW,同比增長20%;電池組件產量15.5GW,同比增長34.8%。據初步統計,上半年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