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成本雖降低,但海外市場需求減弱拖累業績
和其他大宗產品價格一樣,創造了暴利的多晶硅現貨價格近日出現了劇烈下挫的局面。
昨天,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的高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多晶硅現貨市場價格已經跌到了1500元/公斤以下,這較今年7月份最高點3400元/公斤,下降幅度超過一半。
多晶硅價格暴跌
這位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現在多晶硅的價格甚至低于太陽能光伏企業和多晶硅企業所簽訂的長單合同價。
近幾年來,多晶硅價格一直是行業內最熱的話題,導致其價格沖高到500美元/公斤的原因,是因為太陽能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太平洋證券11月10日的報告顯示,近10年來太陽能電池產業的增長率是30%~40%。
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為3400兆瓦,中國產量將近三分之一,為1100兆瓦,但主要是以出口為主,出口市場集中在歐洲。今年,在西班牙旺盛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全球需求將達到5000兆瓦,同比增速為48%。因此,很多太陽能電池制造企業因為多晶硅不能到位而推遲交貨。
太平洋證券認為,去年多晶硅企業的利潤率約是63%,整個產業鏈中,這個環節的利潤比重達到了19%。以國際第二大多晶硅制造商瓦克化學為例,第三季度仍然受益于對多晶硅的持續高需求量,該業務部門總銷售額2.389億歐元,同比銷售額增長90%。
同時,世界主流多晶硅制造商的擴產也相當驚人。Hemlock、MEMC在2009年的擴產計劃分別是12800噸、7700噸,WACKER則是12000噸,REC的擴產計劃是9200噸。
光伏企業“喜憂參半”
由于多晶硅的大量擴產,以及海外市場風險加大,終端太陽能市場的不景氣,帶來了近期多晶硅價格的暴跌。
我國近幾年來多晶硅規模生產計劃相當龐大。國金證券統計顯示,目前,國內企業建成、在建和計劃的多晶硅項目超過60個,2009年多晶硅產量超過1000噸的就有徐州中能、洛陽中硅和新光硅業。
多晶硅價格暴跌,讓國內光伏企業“喜憂參半”:一方面生產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但還有市場需求的減弱,又拖累了企業業績。
CSI阿特斯公司CEO瞿曉鏵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多晶硅價格的合理下降,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洗牌以及發展,“之前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多晶硅將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由于海外的市場需求放緩,目前多個國內生產企業也傳出停產消息。瞿曉鏵預計,這波下跌的行情可能會在兩個季度內結束。
下周將是多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太陽能企業密集發布三季報的時期,分析人士稱,這些企業的業績并不會太差,但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的狀況可能會比較糟糕。
多方預計,2009年和2010年全球太陽能產業產能將繼續增加,但增速在28%左右,較前幾年明顯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