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是一場完美的并購案:一方增強了產品實力,另一方可以拿到大筆現金。
11月5日發生的一起涉及金額4.5 億歐元(合5.8億美元)的收購案,有一個看似兩全的結果:收購的一方富士通顯露了自己在IT服務領域加快擴張的野心,另一方西門子則有望順利拋掉自己眼中的“過氣”業務。
這起收購案預計將在2009年4月1日完成。如果一切順利,富士通將收購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合資公司—富士通西門子(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使之成為自己的全資子公司。
成立于1999年10月1日的富士通西門子,總部位于荷蘭Maarssen,全球員工數量超過1萬人,其中6200人在德國。過去十年,依靠PC、服務器、數據存儲等產品,這家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站穩了腳跟,一度位居歐洲市場三強。它的好日子結束于2007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從這兩個季度開始,富士通西門子被宏基擠出了歐洲三強的位置。它的利潤率也正在急速降低,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2007財年中,銷售額66.14億歐元,營業利潤卻僅為7200萬歐元。
即便如此,富士通西門子在歐洲等市場的版圖對于富士通仍極具吸引力。在其2007年的66.14億歐元銷售額中,服務器占據了24%,IT服務占據了17%;此外,商用PC和消費類PC也分別占有28%和19%的份額。
富士通迫切希望成為一個面向全球的一站式的IT解決方案提供商,所以盡管富士通西門子將在2008年出現至少1億歐元的虧損,但并不妨礙富士通總裁Kuniaki Nozoe下定決心執行這一收購計劃。
不過,富士通并不急于與聯想、戴爾等爭奪PC市場。在早些時候,富士通代理首席執行官Tatsuo Tomita曾對路透社透露,富士通希望在收購完成后能與IBM和惠普展開競爭。雖然與二者還未處于同一個水平,但也代表還有追趕的余地。“目前我們的市場占有率還是個位數,我們的目標是增長到兩位數。”
經營狀況難稱優良的富士通西門子其實還是一塊香餑餑。在富士通正式宣布并購以前,聯想被市場認為是另一個最有可能出手的收購者,其理由也頗能自圓其說:有與宏基爭購另一歐洲PC大廠—PackardBell的失敗先例在前,聯想完全有再次開展收購的動機。既然已經被宏基搶去了全球第三的位置,要想快速提高在歐洲的市場份額,收購始終是最好的手段。不過這一消息在11月7日聯想發布2008年第二季度財報當日,被聯想董事會主席楊元慶否認了。
西門子有可能成為這起收購案中最大的贏家。因為它不僅得以如愿推進自己的“瘦身”計劃:專注發展能源、工業和健康服務,而且還可以在眼下這個寒冬拿到一大筆足以御寒的現金。
按照現任首席執行官Peter Loescher的規劃,西門子將把原有的信息和通訊、自動化和控制、電力、交通、醫療系統、照明六大板塊,通過出售、精簡,集中成為三大板塊:能源和環境保護、自動化與控制、工業和公共基礎設施、醫療。他的理論是“西門子不需要全線開花,也沒有必要在每個國家都發展業務”。這無疑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富士通西門子的此次出售。3年前,西門子已經在這樣的思路下將手機業務賣給明基,完全退出了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