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太陽能光伏之所以越來越備受推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清潔、無污染,而且可再生。相比煤炭等傳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有著巨大的潛力與明顯優勢,更像未來的趨勢。隨著太陽能電池應用的廣泛普及,大則可以飛天,小則可以自發自用自給自足,人們對于太陽能光伏的應用興趣似乎有增無減,而各種夸張運用更不在話下。
今天,為大家盤點的并不夸張,而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偉大、極具意義的應用,也許還有你不知道的!一起來看一下“太陽能光伏應用”:
神十完美回家太陽能電池功不可沒。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距楊利偉首次飛向太空已有10年。6月26日8時7分,神十完美回家。9時41分許,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務主著陸場結束為期15天的太空之旅,從飛船返回艙健康出艙,由太空家園返回到地球家園。
宇宙飛船飛行時,在光照區用太陽能電池發電、供電,陰影區用化學電池供電。飛船升空前,電池充滿電,發射點火和飛行過程中用的都是化學電池。化學電池充滿電后正常放電是1-2小時,這是考慮到飛行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因素,如繞地球飛行第一圈時假設太陽能帆板未能正常打開,就需要飛第二圈時再次嘗試,而繞地球飛行一圈的時間是91分鐘。
“太陽能電池翼共8塊電池板,一邊4塊電池板,電池的發電功率是1800瓦。”811所專家介紹,太陽能電池一邊給宇宙飛船供電,一邊為蓄電池充電。繞地飛行一圈的91分鐘里,54分鐘在光照區,37分鐘在陰影區,電池電源設計充分利用了這54分鐘。
811所專家還介紹,電池是宇宙飛船上的“重量大戶”,所以電池減重設計非常關鍵,我國載人航天發展數十年來,在電池材料、結構和化學電池的種類上不斷更新,已將電池重量減到目前所能設計的最低限度。
“神十”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左右,這在世界上是處於領先水平的。如果該電池技術能夠繼續研究,并進一步降低成本,那將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太陽能電池助力“嫦娥”登月。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于今年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
北京時間12月2日凌晨2點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月球車)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號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重任,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過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
月球車并不是一輛車,而是一臺長著輪子、能適應惡劣環境并開展科學探測的航天器,一個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機器人。“嫦娥三號”月球車原車設計質量為140千克,由移動、結構與機構、導航控制、綜合電子、電源、熱控、測控數傳和有效載荷共八個分系統組成。以太陽能為能源,能夠耐受月表真空、強輻射和高溫差等極端環境。
今天,為大家盤點的并不夸張,而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偉大、極具意義的應用,也許還有你不知道的!一起來看一下“太陽能光伏應用”:
神十完美回家太陽能電池功不可沒。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距楊利偉首次飛向太空已有10年。6月26日8時7分,神十完美回家。9時41分許,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務主著陸場結束為期15天的太空之旅,從飛船返回艙健康出艙,由太空家園返回到地球家園。
宇宙飛船飛行時,在光照區用太陽能電池發電、供電,陰影區用化學電池供電。飛船升空前,電池充滿電,發射點火和飛行過程中用的都是化學電池。化學電池充滿電后正常放電是1-2小時,這是考慮到飛行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因素,如繞地球飛行第一圈時假設太陽能帆板未能正常打開,就需要飛第二圈時再次嘗試,而繞地球飛行一圈的時間是91分鐘。
“太陽能電池翼共8塊電池板,一邊4塊電池板,電池的發電功率是1800瓦。”811所專家介紹,太陽能電池一邊給宇宙飛船供電,一邊為蓄電池充電。繞地飛行一圈的91分鐘里,54分鐘在光照區,37分鐘在陰影區,電池電源設計充分利用了這54分鐘。
811所專家還介紹,電池是宇宙飛船上的“重量大戶”,所以電池減重設計非常關鍵,我國載人航天發展數十年來,在電池材料、結構和化學電池的種類上不斷更新,已將電池重量減到目前所能設計的最低限度。
“神十”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左右,這在世界上是處於領先水平的。如果該電池技術能夠繼續研究,并進一步降低成本,那將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太陽能電池助力“嫦娥”登月。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于今年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
北京時間12月2日凌晨2點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月球車)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號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重任,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過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
月球車并不是一輛車,而是一臺長著輪子、能適應惡劣環境并開展科學探測的航天器,一個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機器人。“嫦娥三號”月球車原車設計質量為140千克,由移動、結構與機構、導航控制、綜合電子、電源、熱控、測控數傳和有效載荷共八個分系統組成。以太陽能為能源,能夠耐受月表真空、強輻射和高溫差等極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