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物聯網技術正義指數級的速度日漸成熟,并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可以說物聯網代表著一類設備,麥肯錫曾這樣定義它們“可監測周圍的環境,報告自身的狀態,接受命令或任務,甚至根據接受的信息采取行動。”物物相聯一旦真正實現,家居自動化、智能恒溫和空氣調節、交通管理、高級護理、安全系統、車聯網以及聯網廣告牌等大批商業用途將接踵而來。
物聯網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
俯瞰物聯網大潮
物聯網涵蓋了工業、政府、商用和個人的所有聯網設備、傳感器和計算工具。據BII預計計,年底將有19億臺物聯網設備,而2018年這個規模將擴增至90億臺,其中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平板、穿戴設備和PC的總和。
民用范圍內,物聯網產品已經涉及包括家電、照明和供暖系統圖。保險公司甚至開始與汽車廠商合作,通過車內傳感器記錄車輛實時運行狀況,避免惡意賠償。傳感器的嵌入正在讓更多的傳統設備變成智能設備。
物聯網技術關鍵詞
物聯網應用舉例
目前僅消費領域中,已有眾多產品列入物聯網范疇:
·數碼攝像機,家庭音響等消費電子產品;
·冰箱、洗衣機、咖啡機等家用電器;
·燈泡、恒溫器等照明采暖產品;
·嬰兒監視器、煙霧探測器等安全產品;
·樂器;
·機器人、電動玩具;
·計步器、血壓計等產品;
商業與政府領域,物聯網亦與部分移動設備和應用進行整合: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智能電網;
·垃圾管理系統;
·智能水系統;
·聯網的廣告和營銷;
除此之外,物聯網與遙測、telematics(車載資訊系統)、機器交互、智能電網和智能交通等很多其它科技領域有重疊之處。如此看來,未來物聯網市場勢必赤手可熱。
·嬰兒監視器、煙霧探測器等安全產品;
產業鏈不完善
從產業鏈看,與當今通信網絡產業鏈的不同之處在于上游新增的RFID和傳感器,下游新增了物聯網運營商。其中RFID和傳感器是給物品貼上身份標識和賦予智能感知能力,物聯網運營商是海量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服務提供商。
欲將物聯網產業化,需要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集成商以及移動運營商的通力配合,更要兼顧各方利益。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成型之前,物聯網普及之路仍相當漫長。普通廠商只需解決感知層和應用層問題,而網絡傳輸層就要取決于移動運營商了。
政府協作
提及“物聯網”,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政府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曾表示“物聯網發展3年基本靠政府驅動,如果不轉為市場驅動,就會缺乏后勁。物聯網應用往往是跨行業、跨區域的,但這些行業和地域所屬政府職能部門不一樣,如何加強各部門的協調、互動、合作,如何打破行業、地區、部門之間的壁壘,促進資源共享是一個大難題。好在目前國家一直在大力推進物聯網建設。
全球信息互聯
未來,物聯網將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為全球的信息互聯提供技術支持,成為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而中國物聯網的普及,仍是路漫漫,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