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試目標
電網自動化系統中的廠站端設備,不管是RTU、測控單元、還是綜自系統,它們與調度主站的信息連通,都需要經過現場的硬件軟件和信息校正方面的調試,才可以正式接入自動化系統運行。
這些調試所涉及到的部門,通常有通信、保護、自動化和遠動。
從大的方面來說,調試通常要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A)現場的硬件設備環境,要具備長期運行的投入條件;
B)從現場到調度主站的信道,已經連通并可以投入運行;
C)站端規約與調度主站匹配,并且版本基本相容;
D)站端設備的數據點順序與主站數據庫定義完全一致。
二、現場調試的難度
從上面看到,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挺復雜的工作,往往動用幾個部門的車輛和人手下到現場。各部門之間需要協調配合不說,就是到了現場,也不是能夠同時展開工作的。經常通信人員開始工作時,遠動班組的人在旁邊看著;遠動人員開始工作時,通信人員又急著要到另一處去,半路上往往還被叫回來,等等。
這個過程有時持續兩三天,有時甚至要化一星期。而且因為現場的工作條件很差,調到差不多能接收數據了就趕快撤,留下一些隱患,在日后時不時發生故障。這里面,現場驗收在匆促之中簡化進行是它的根本原因。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改進呢?
三、預調試的可能性
從上面提到的四個方面的工作,我們看到,C)和D)事實上并不一定依賴于廠站的硬件設備,因為本質上它只是信息處理方面的工作;B)雖然牽涉到站端的通信鏈路,通過變通也是可以預先測試的;只有A)是必須要到現場、并且硬件設備到位以后才可以進行的。
這就是說,在現場硬件設備還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進行預調試是可行的,它能夠將大約四分之三的工作量,放到主站的機房來做,而主站機房的測試條件,要比現場好很多,這有利于按部就班、扎實細仔地做好工作,不留后患。
四、預調試與現場調試的對比
現場調試的位置,通常是在設備間的自動化設備屏柜前。那里什么東西都沒有,便攜機有時候都是放在地上,調試人員就這么半蹲著,要搞好幾個小時,有時候搞完站都站不起來。而這些調試,都是一些精細的智力活,必須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做,才能做得好。
以數據庫點對位為例:它要求RTU內數據點的順序、名稱、開合狀態等等,與主站的數據庫定義完全一致,并且還要考慮,后面如果有新增的點插進來,其它點定義無需一一修改等問題。一個站通常點數在1000到5000個之間,這樣一項工作,經常要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才能干完,工作人員就是蹲在那里完成的!所以一旦數據接通了,就草草收工立即返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如果用RTU仿真裝置,這些工作根本就不用在現場做。在主站的機房里,在標準的經過人機工程設計的值班桌上,工作人員可以按部就班地、認真細仔地完成。這樣,工作就可以做得扎實、地道,而不是象在現場那樣匆忙了結。
在主站機房做預調試,還有其它方面的方便性:比如找個電源插板,找一對串口線,打一張修改后的信息表,以及數據庫改動時,與主站的數據庫管理人員的溝通等等,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
規約一致性的調試,也與上述相同。
信道的連通性調試,從廠站端直接連通當然是最簡單的,但如果考慮放到主站這一側來調試,也是可以的,條件僅僅是需要廠站端那一側做一個回環,這樣測試設備和受試端都在主站的機房里面,給調試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性。
五、預調試的目標
預調試的目標,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A)調度主站數據庫的點數、順序,與即將到位的RTU(包括通信管理機)點信息完全一致,并留有以后擴充的余地和修改點位的方便性;
B)RTU(通信管理機)的規約,必須與主站的訪問規約高度兼容,最好是能夠留下不兼容部分的備忘錄;
C)信道已經連通,物理接口已經兼容,并且電平(老的信道)、信息位(位寬、校驗位、停止位、波特率等等)都已經符合主站的接收要求。
六、預調試以后的現場調試
做到了以上幾點,在廠站設備到達現場后,就可以用很小的工作量,比較輕松地完成現場的調試。
這種調試的真正優勢是:將近80%的工作量都可以在工作條件較好的主站機房完成。由于測試條件遠勝于廠站現場,工作就可以做得仔細、踏實。比如數據點對位,如果與主站定義有疑義,可以當面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