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所需的無線LAN (WLAN)解決方案應當在網絡邊緣具有更高的智能,其可以在不增加成本,不降低服務安全和質量的情況下,對信息流進行優化。 軸輻式網絡架構通過無線控制器路由信息,增強信息安全。但是隨著吞吐量需求的增長,控制器正成為吞吐量和安全性的瓶頸。試圖通過傳統WLAN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一瓶頸最終會成為一個兩選一的選擇:要么花重金添置額外的無線控制器和有線交換機,要么降低服務質量(QoS)和用戶體驗。
用戶需要的是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在不打任何折扣的情況下,可幫助用戶充分利用現有對802.11n投資。這種架構可以最大化網絡性能和信息流量,在不會降低視頻和音頻功能的QoS、安全性、移動性或生存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控制總體擁有成本(TCO)在資本和運作上的支出。
要實現這些要求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模式:比集中化的軸輻式網絡架構相比,新架構可在網絡邊緣提供更為智能的路由。通過利用智能自適應無線接入點負擔原本由控制器自身負擔的一些高級智能和功能的方式可構建一個更為智能的邊緣。
與將數據流發送給無線控制器然后再接收相比,分布式智能允許利用11n接入點在網絡邊緣內部路由更多的數據流。其在充分發揮整個WLAN基礎設施能力的情況下,增加了沿著最佳路徑直接與其它WLAN基礎設施通信的能力,甚至可以在提供充分的安全和移動服務的情況下,優先發送最為重要的數據(如VoIP和視頻)。
并不是所有的802.11n解決方案都能勝任。在性能上,它們的差異相當大。比如說,接入點如何更好的與控制器進行互動呢?需要多少控制器呢?需要多大的功率呢?系統的生存性如何呢?
適應能力越強、越可靠、越智能的架構越是需要考慮這些因素。新架構可利用分布式智能的優勢幫助充分發揮802.11n解決方案的價值,這樣一來它們就能夠提供更好的體驗,進一步控制IT預算。
通過在接入點中植入更多的智能,在宕機的情況下,這些接入點能夠作為橋梁降低延遲。由于安全性對于公司來說與網絡的匯聚和可獲得性同等重要,因此確認任何分布式架構都有充足的應用意識很重要,其可以在不掛斷VoIP電話的情況下進行自我修復。同時確認分布式架構擁有與軸輻式架構擁有相同的防火墻功能,以避免影響QoS。這些還可以在宕機期間維持網絡服務,確保公司和資產能夠繼續從持續的本地QoS優先權、授權、安全策略、持續路由和3G回程失效備援中受益。
網絡邊緣的高智能化還可以進一步控制IT成本,在資本和運行支出中同時發揮優勢。在網絡中增加802.11n接入點與添加更多的控制器相比成本更低。由于高智能接入點能夠減少所需的控制器數量,因此能夠節省大量資金。
由于資本支出很大程度上由接入點數量、控制器數量和傳感器成本決定,因此分布式網絡智能與802.11n整合在一起后還可以節省成本支出。由于大功率接入點可以覆蓋更為廣闊的地方,因此這一方案降低了控制器與接入點的比例。
[$page] 通過分布式信息管理,單個控制器能夠檢查接入點的數量增加了八倍。這使得用于大型網絡、策略管理和其它服務的控制器數量可以減少,從而使得架構更為高效。內置了安全和檢修傳感器的接入點可以不用在網絡中再額外安裝這類傳感器,降低了能源成本。
分布式智能網絡還可以實時進行檢修和頻譜分析,因此生存性得到增強,維持成本也得到了降低。最佳的分布式智能解決方案還考慮到了能耗和節約成本,其將接入點的最大功率控制在了13瓦以下,這樣一來以太網供電解決方案就可以不需要升級。
由于運作支出在五年內將會超過資本支出,因此新架構在運作支出節約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為了發揮運作支出優勢,因此網絡架構必須使用分布式智能降低維修成本或是宕機成本。
比如說,接入點在虛擬LAN (VLAN)方面上具有足夠的智能,那么不必為了加入VLAN而再重新設計網絡的VLAN。而且網絡中遍布的分布式智能接入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遠程檢修和自我修復。這些特性可以優化802.11n性能,不過那些智能化不高的WLAN架構無法自己解決問題,當問題出現后支持成本會很高。唯一的辦法就是向故障現場派遣技術人員進行逐一檢修,這對于那些分布點多的公司來說成本非常昂貴。
簡而言之,無線網絡架構的未來取決于分布式智能。因為分布式智能可以在不降低安全性和服務質量的情況下滿足新無線世界對性能的需求。集中化的軸輻式網絡架構為公司帶來了低成本的802.11b/g解決方案。但是隨著網絡信息量的增長,這一解決方案在控制器和用戶體驗上出現了瓶頸,為了充分發揮802.11n的優勢,整個行業正在向分布式智能網絡模式發展,目前這一發展趨勢已經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