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共襄大業——2007年5月22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掛牌成立,正式擔負起推動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的崇高歷史使命。五年來,我們看到一個嶄新的國家核電,已經在世界核電領域拔地而起,國家核電的快速發展,三代核電取得的驕人成績,令國內外所矚目;我們看到,各成員單位快速成長,親如一家,其樂融融;我們的隊伍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為了振興我國核電事業的共同目標一路向前、團結一心、共襄大業。
二、揚帆起航——2009年,全球首批AP1000核電站在三門、海陽正式開工建設。全球首批AP1000三代核電工程在中國揚帆起航,這是一項偉大事業的開始,它將使以非能動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三代核電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它將證明中國核電從高起點上跨越發展的信心與能力,也必將深刻影響世界核電乃至能源發展的歷史進程。
三、高起點起步——2007年7月24日,國家核電與美國西屋聯合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第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及核島設備采購合同。引進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對于我國站到世界先進核電技術的前列,在高起點實現我國核電技術的創新發展,加快提升我國核電自主化建設和發展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著力再創新——2008年2月15日,國務院審議通過《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批準由國家核電牽頭實施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從開展AP1000依托項目的設計,到自主完成CAP1000核電標準設計,再到完成重大專項CAP1400示范工程的概念設計與初步設計,一步步的跨越,標志著我國核電研發設計整體能力的不斷提升,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標志著中國正在穩步向“核電強國”邁進 。
五、砥礪奮進——主管道、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大型鍛件及爆破閥等關鍵設備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備受矚目的AP1000主泵成功完成耐久性試驗,標志著所有核島主設備研制均已攻克,依托項目建設已不存在顛覆性因素。與此同時,一個由國家核電主導的涵蓋機械、電氣、材料、工程、儀控和運行服務等六大領域、包含57 家企業的三代核電AP/CAP合格供應商體系基本形成,為我國后續核電項目的批量化建設、以及中國核電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始于足下——2008年5月30日,世界首家AP1000核電專業化裝備制造企業—山東核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產,填補了我國AP1000CV以及模塊制造的空白,確保了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的工程建設進度,對進一步推進三代核電技術引進和設備國產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七、填補空白——打造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鋯材品牌。五年來,隨著“國核寶鈦鋯業股份公司” “國核維科鋯鉿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以及國家能源核級鋯材研發中心的設立,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國核級鋯材研發體系。這是我國加快第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進程中實現的一項重大里程碑目標,填補了我國核級鋯材生產及自主研發的空白,形成了我國核級鋯材供應保障和研究開發能力,將強有力地支撐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規模化和批量化發展;
八、著眼未來——全面加快先進核電工業標準體系建設。2007年9月20日,由上海成套院和上海核工院聯合翻譯的"ASME核電規范與標準中文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發布。五年來,公司在引進消化吸收AP1000核電技術的同時,組織國內企業從工程設計、工程管理、設備制造、施工工藝等方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標準體系,對完整總結AP1000建設的經驗,加快AP1000的批量化步伐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九、共贏發展——AP1000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國內分許可工作全面推進。目前公司已與中核、中廣核等核電行業,以及“一重”、“二重”、“三大動力”等裝備制造企業13個集團32家單位簽署了31項技轉分許可協議,有效地帶動了我國核電和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于早日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的自主化和國產化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十、和者大道——2010年3月,國家核電正式發布了“以核為先,以合為貴,以和為本”為核心的三和文化理念系統。三和文化體系的確立是公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標志著國家核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三和文化作為我們的處世哲學與價值體系,為打造國家核電百年基業注入了文化基因,樹立了卓爾不群的品牌形象。國家核電人在建設物質電站同時,堅持不懈地建設精神電站,這是獨有的企業智慧和個性魅力。
十大事件是國家核電創業的縮影和濃縮,是公司將牢記建設核電強國的國家使命,堅持創新創造品格的結晶。
公司各部門、所屬各單位高度重視此次評選活動。據統計,在民主推薦階段,公司系統共推薦參選事項89件、照片93張。經過甄選,梳理出18件推薦候選事項,在公司內網予以發布,共計3500余名員工參與了網上投票,充分展示了公司廣大干部員工敬業愛企的良好精神風貌和工作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