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稅率下中國企業將被美拒之門外
2011年10月19日,以SolorWorld公司為首的七大企業組成“太陽能制造聯盟”,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申訴,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征收“超過100%”的進口關稅。消息一出,立即受到中國企業以及部分美國企業的強烈抵制與譴責。
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反補貼方面的初裁結果,稅率為2.9%至4.73%,遠低于之前國內普遍猜測的10%。業內一度認為,反補貼關稅較低,意味著美國政府只是象征意義上收取關稅,對中國的光伏產業沒有實質影響,中國商品在美國仍然可以保持價格優勢。
然而,美國商務部此次初裁的高達約250%的反傾銷關稅,徹底激怒了中國的光伏企業。據悉,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被處以31.22%的反傾銷稅,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被處以31.14%的反傾銷稅,其他中國公司則被處以31.18%至249.96%不等的反傾銷稅。加上之前的反補貼關稅,總稅額基本都超過了35%以上,完全消蝕掉中國企業在美的價格優勢。
一位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如果每片出口美國的光伏電池按1美元來算,加上稅收后,進入美國市場,價格就變為1.3美元,“這個價格美國自己的企業完全可以做到,中國企業就徹底被關在門外。”
“預計未來3至6個月國內光伏廠商將會出現大量關閉。”申銀萬國新能源行業分析師余文俊擔憂。目前,由于全球的光伏電池產能過剩,產業的“寒冬期”還遠沒有結束。
“繞道而行” 政府企業兩手準備
“我們已經做好了反制準備,但是希望不要出臺,因為這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在5月18日光伏反傾銷初裁結果解讀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有專家建議,我國的光伏產業集中在下游電池環節,上游多晶硅及設備多是從海外進口,而美國一直是中國主要的進口地,中國可以在此方面對美實施反制裁。
企業也有應對之道,在美上市的昱輝陽光董事長李仙壽建議:“中國企業可在海外建立電池片廠,或向臺灣轉單代工,成本或將增加6%-12%,但避開關稅后仍有競爭力。”
事實上,即使在美國,雙反調查也并沒有得到“一邊倒”的支持。據了解,美國國內已經組建了名為“平價太陽能電力聯盟”的組織,其成員包括101家美國企業,對SolarWorld為首的7家申訴企業發出了譴責。
美國光伏巨頭GT公司已經明確其反對態度,公司市場通訊主任JeffNestel-Patt稱,“雙反是個錯誤,會影響光伏產業的發展。但不管裁決結果如何,長遠來看,中國企業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種貿易戰持續不了多久,最終還是要回歸理性。”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主席RhoneResch亦在聲明中表示,美國近期在多晶硅、聚合物和設備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這些產品絕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如果此次爭端持續升級,將會危害到美國方面的投資。太陽能行業呼吁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立即磋商并出臺一個能使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通過合作與協商開展貿易救濟措施。
“寒冬”猶在產能過剩待解尚需時日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的光伏產業都籠罩在陰影之下,對我國的光伏組件產業影響更為嚴重。
多家公司的一季報出現大幅下滑。精功科技一季度營業收入2.6億元,同比下降47.51%,凈利潤0.1億元,同比下降88.40%;奧克股份一季度營業總收入4.52億元,同比下降42.55%,凈利潤2120萬元,同比下降59.48%;億晶光電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61.34%,凈利潤同比減175.58%;東方日升一季度收入同比減少45.81%,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113.35%。
對于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企業普遍認為是產能嚴重過剩所致。2011年光伏組件產能擴張遠大于需求的增長,導致嚴重的供過于求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并致使價格飛速下跌。據了解,2011年底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增長了50%,達50GW,而安裝需求僅增長了35%,至26.9GW。
超日太陽董秘顧晨冬說:“按照目前全國光伏的需求來看,公司的庫存還需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消化掉。”
面對全球產業困境,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呼吁,此時正是光伏業的寒冬期,美國選擇在此時制裁中國光伏企業,勢必會兩敗俱傷。整個光伏產業目前還在發展時期,產業鏈各個環節需要多個國家共同參與,利用各自的優勢共同發展,才能實現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