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蘇波
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應在發揮傳統比較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基于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的新競爭優勢,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制造業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
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制造業依靠低成本和廉價勞動力的時代結束了。無論是歐債危機和發達國家重回制造業的外部壓力,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都決定了中國制造業必須尋找新的增長方式。
根據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應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本質要求,圍繞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加快轉變制造業發展方式,創造中國制造業的新一輪增長。這是中國制造業必須的戰略選擇。
外部的雙重壓力
發軔于歐洲的歐美主權債務危機,近兩年來逐步由冰島、希臘等邊緣國家向意大利、法國等核心經濟體發展。2011年8月,標準普爾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歐美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并由經濟領域向社會、政治領域蔓延。此次危機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延續和深化,是西方國家多年來經濟虛擬化、產業空心化,長期推行赤字財政、高福利制度以及舉債消費的結果。它打破了舊有的世界經濟循環體系,促使西方國家反思和調整發展理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模式深刻變革。
在此背景下,中國制造業面臨著一系列的嚴峻挑戰,主要表現在:
一是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復蘇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主權債務危機引發了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的急劇動蕩,并進而沖擊到國際貿易和各國實體經濟部門,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歐美等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信心嚴重不足、經濟政策陷入兩難境地,短期內難以出現強勁復蘇的勢頭。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上升,紛紛實行緊縮政策,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偟膩砜,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一些風險因素正在累積之中。
二是國際市場需求放緩,貿易投資保護抬頭,中國制造業出口環境趨向惡化。短期來看,歐美等國消費者信心不足產生的需求下降,將直接影響中國工業品出口。2012年1月,我國出口額同比下降0.5%,是自2009年12月份以來出現的首次負增長。長期來看,經歷此次危機,曾為中國制造業快速發展提供支撐作用的國際貿易大好局面有可能逆轉,這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市場空間、出口模式、技術能力等提出了嚴峻挑戰。為走出困境,歐美等國除采用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外,還通過“碳稅”、勞工標準、社會責任等新規則來加強對國際產業競爭主導權的控制。這些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某些發達國家削弱發展中國家工業品出口競爭力、遏制新興國家崛起的有力武器。在此背景下,未來全球產業競爭將呈現更為復雜的形勢,中國制造業發展將面臨重大挑戰。
三是中國的通脹壓力將會長期存在,宏觀調控對制造業發展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發達國家為刺激經濟大量發行貨幣,推動全球流動性泛濫,進而向中國傳導,產生輸入型通脹壓力。與此同時,中國內部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將加大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兩者形成的疊加效應,使得中國必須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時刻對通脹保持足夠警惕,宏觀調控的回旋空間比較有限,貨幣信貸政策取向在較多情況下會從緊,對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將產生長期影響。
四是國際產業格局深刻變革,重大科技創新的機遇稍縱即逝。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創新正在加速推進,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處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各國間圍繞科技、產業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興產業的投入與扶持;各新興經濟體也加強新技術新產業戰略部署,努力搶抓機遇。在此過程中,跨國公司利用全球化生產組織優勢,控制全球供應鏈體系,牢牢掌控產業價值鏈高端環節,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試圖走出“低端鎖定”帶來較大制約。
同時,發達國家開始重新認識到制造業的價值,采取措施推動制造業的回歸與復興。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開始反思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的弊端,認識到經濟增長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而夯實實體經濟基礎,首要的就是振興制造業。由此,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試圖實現從“產業空心化”到“再工業化”的回歸,這是一個建立在持續創新基礎上新的制造業格局與形態再造的過程,特別值得中國認真關注。
發達國家回歸制造業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發達經濟體有可能通過在新興產業領域的率先突破鞏固其固有競爭優勢。發達經濟體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優勢,擁有強大的研究開發能力和良好的市場機制,很可能率先在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的主導地位。
其二,發達國家不僅在高端領域搶占優勢地位,還要在中端領域奪回被新興經濟體占據的市場份額。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0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5年內實現出口翻一番的目標,并通過對出口企業給予援助、大幅提高中小出口企業貿易融資、有條件放松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迫使貿易伙伴擴大市場開放等手段增強美國企業在中高端產品方面的出口競爭力,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
重構與趕超機遇
挑戰往往也意味著機遇。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和發達國家回歸制造業給中國制造業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要契機。
契機一,倒逼效應為轉變制造業發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機遇。倒逼效應,是指因國際市場需求收縮、出口受阻以及比較優勢的變化,激化制造業自身的結構性問題,逼使政府和企業痛下決心解決經濟結構中的深層次矛盾。長期以來,中國工業發展過于依賴出口,不僅消耗大量資源,加劇環境污染,還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動的沖擊。歐債危機和發達國家回歸制造業造成的倒逼效應,客觀上為中國制造業轉變發展方式創造了有利條件,企業和政府都將有更大的壓力和動力來增加創新投入,降低資源消耗,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契機二,重構效應為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并購創造了有利時機。重構效應,是指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國際投資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國際企業競爭格局重新洗牌,新興經濟體獲得了對發達國家企業進行收購兼并的良機。危機造成了金融市場動蕩,股票價格低迷,歐美等國的一些優質資產大幅縮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而中國經濟所受沖擊較小,外匯儲備充足,企業實力不斷提升。中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機遇,積極發掘國際產業投資機會,在量力而行、理性選擇、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快海外并購步伐。
契機三,趕超效應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破繭而出提供了難得的發展良機。趕超效應,是指危機往往催生一批新技術和新產業,在這些領域,發達國家的控制地位尚未形成,技術路線還有多種選擇,這將為中國趕超發展贏得寶貴時機。當前,以綠色、節能、環保為特征的新興產業群迅速崛起,成為各國經濟競爭新的制高點。中國可充分利用趕超效應,著力把扶植新興產業發展作為政策著力點,加快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新比較優勢: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本
中國要從制造大國成為制造強國,應在發揮傳統比較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基于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的新競爭優勢,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的傳統競爭優勢正在不斷弱化甚至流失。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勞動力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形成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制造”影響力顯著上升。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逐步到來,傳統生產要素的重要性逐步下降。具體表現在,自然資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而不再是最為關鍵的競爭要素,資本富有和貧乏的界限由于資本市場的日益全球化也變得模糊,勞動力數量的不足可以通過人力資本投資的提高而加以克服。
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口結構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2015年中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峰值。中國制造業基于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低成本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削弱甚至流失,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傳統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局面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和確立新的競爭優勢,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產業競爭中贏得主動,已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中必須著力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新一輪國際產業科技競爭也要求中國盡快培育新的制造業競爭優勢。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產業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傳統產業空間不斷萎縮,發展高科技特征明顯的新興產業已成為主要國家應對危機、提振經濟、搶占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紛紛加大投入,加快了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布局?焖俚募夹g變革將改變已有的資源配置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間的技術、經濟力量乃至綜合實力對比。
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歷經多年的快速增長,不僅科技研發和整體產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還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在少數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極為接近,而且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較小。因此,與歷史上其他幾次技術革命不同,在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新興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是最小的一次。更重要的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大國擁有吸收新技術的潛在巨大市場,以及為新技術產業化配套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如果能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輪技術創新機遇,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抓緊培育以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為基礎的新競爭優勢,很有可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并在制造業某些領域與其并駕齊驅,甚至贏得領先地位,實現趕超發展。
中國制造業新的競爭優勢來源于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綜合分析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制造業發展現狀,新的競爭優勢的培育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充分利用后發優勢,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健全技術創新體系,逐步擺脫技術上跟隨發展的局面,力爭在某些新興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甚至引領發展,培育中國制造業基于科技創新能力的新優勢;二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新一代產業工人大軍,培育中國制造業基于人力資本的新優勢。
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加快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要求,應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本質要求,圍繞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加快轉變制造業發展方式。為此目的,當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需要著力推進——
提高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核心裝備、系統軟件、關鍵材料、基礎零部件等關鍵領域為重點,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心引領作用,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強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完善制造業技術標準體系,增強中國在國際標準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完善機制的基礎上,抓緊推進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八個“一批”: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和應用示范工程,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和共性技術,研制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標準,完善一批重點領域產業鏈條,創建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基地,支持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和產業聯盟,培養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力爭用5~10年時間,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整體素質。實施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工程,大力推廣重點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強對現有企業生產設施、裝備、生產工藝條件進行改造提升,支持工業園區公共設施改造升級。實施產業鏈升級工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完善產業鏈條,突破相關瓶頸,加快形成一批先進的規;a能力。建立技術改造工作長效機制,落實支持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的相關配套政策,完善技術改造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提高工業信息化水平。把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切入點,加大對共性技術開發、公共服務平臺和試點示范項目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加強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環節深化應用,提高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應用電子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及工程分析軟件、工業控制系統、大型管理軟件等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為全社會“兩化”融合提供技術和產業支撐。通過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帶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發展,增強信息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創新企業信息化推進機制,實施行業信息化服務工程,建立健全企業信息化推進服務體系。
促進綠色低碳、清潔安全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重點行業節能降耗減排改造工程。加強工業節能節水、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應用。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完善落后產能界定標準,堅決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各項任務。全面提升企業節能節水管理水平。在重點行業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加強重點行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建立自覺自律、持續改進的節能節水管理體系。探索節能降耗減排新機制。積極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碳交易、排污權交易等節能新機制和新模式。
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提高工業品附加值。以開發品種、提升質量、創建品牌、改善服務為重點,不斷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組織實施關鍵基礎產品質量攻關計劃,依靠技術進步帶動品種開發與質量提升。鼓勵企業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引導企業推進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異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積極收購國外品牌。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以食品、藥品、化妝品等為重點,完善企業產品質量追溯和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積極探索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保障。
推動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發展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破除制約企業兼并重組的體制性障礙,在汽車、鋼鐵、水泥等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行業,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鼓勵通過壯大主業、資源整合、業務流程再造、資本運作等方式,培育發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優勢明顯的大型企業集團。提高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水平。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提高生產工藝、產品和服務、市場專業化水平,推動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建設。實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和信息化推進兩個關鍵工程,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推動產業基地建設和發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抓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促進產業有序轉移。支持中西部地區以現有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為依托,加強配套能力建設,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鼓勵通過要素互換、合作興辦園區、企業聯合協作,探索建設產業轉移合作示范區。加強對熱點行業項目布局的統籌規劃。綜合考慮區域消費市場、運輸半徑、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調整和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