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電倍增管(SiPM)是一種創新的Geiger模式的固態光電檢測器。硅光電倍增管結構是若干個相等的單個像素并排組成的陣列,每個像素都是一個集成降壓電阻的硅p-n結雪崩光電二極管(SPAD)。所有像素都并聯至一個統一的輸出點,因此,輸出信號是各個像素產生的信號的總合,并與光子碰撞的單元數量成正比。硅光電倍增管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光電檢測解決方案,可代替傳統光電倍增管(PMT),該技術的某些特性引起人們的興趣,例如,對磁場不敏感的特性使之適用于強磁場工作環境;穩健性和可靠性高于傳統光電倍增管;工作電壓更低,價格更便宜,反應速度更快,尺寸更小。高速、高靈敏度和小尺寸讓硅光電倍增管成為最佳的便攜應用光電檢測器。當然,在各種應用領域,生物傳感器是最令人期待的目標應用,不過,作為熒光檢測器,硅光電倍增管被推薦用于生物傳感器的文獻并不是很多。基于DNA-Chip的解決方案通過熒光測量方法同時測定大量基因的表達量。CY3和CY5(發射波長分別為570nm和670nm)是標記DNA目標的傳統熒光團。
其中,Ru(bpy)32的某些獨有特性使其可以替代傳統熒光團,成為新的備用熒光團。事實上,該熒光團的最大吸收波長和最大發射波長分別為450nm(金屬配體轉移)和630nm,這一間隔范圍可簡化熒光檢測器設計,準許使用價格低廉的低功率LED管代替昂貴的激光管。
有很多問題能影響集成光電檢測系統的實現,為發現所有的問題,本文設定一個雙重探討目標:將熒光團作為溶液參數(鹽水與染料溶液的濃度)加以研究;探討硅光電倍增管在測量生物樣本熒光過程中的性能表現。
實驗儀器工具
待測產品描述:本文中的被測硅光電倍增管是意法半導體卡塔尼亞(意大利)研發中心研制的多片光電檢測解決方案[2].該多片方案共有7個光電檢測器,其中像素數量從1個到400個。具體地說,單像素檢測器(圖g)1個,而25像素(圖a和d)、100像素(圖b和e)和400像素(圖c和f)點陣式檢測器各有兩個,(按尺寸劃分)分為有光溝槽和無光溝槽兩類。為了對所選器件施加偏壓,采集輸出信號,多片光電倍增管被焊接到一個敞開的32引腳封裝內。
多片光電倍增管結構圖,其中a、b、c和d、e、f分別代表5×5、10×10、20×20像素有溝槽和無溝槽光電檢測器;g是單像素光電檢測器
樣品制備:將CY5(取自iCycleriQCalibratorDyeSolutionSet#170-8792,Bio-rad)和100μg/mlRu(bpy)32+置于三種不同的溶濟中:H2OmilliQ、PBS(磷酸鹽緩沖鹽水)0.1M和PBS0.01M.。CY5被稀釋成30%和40%兩種濃度。PBS是一種用NaCl、KCl、Na2HPO4、KH2PO4制成的鹽水溶液。若需要,加適量稀鹽酸(HCl)或氫氧化鈉(NaOH),將pH值調到7.2。PBS用于測試鹽的存在對染料熒光的影響,我們發現,在黑暗條件下,取每種溶液2μl,置于玻片(選擇玻片的原因是其厚度為0.13-0.16mm)上,形成直徑幾毫米的液滴。將玻片樣品置于干燥器內,風干30分鐘(30‘)。
測量儀器:實驗人員用下面圖2所示的儀器工具測定樣品發射的熒光信號。激光二極管(相干立方體激光器)負責發射光線,PC機控制發射光。發射光在撞擊樣本前,被濾波器衰減30dB。我們使用兩個660nm或403nm波長的激光二極管分別激發CY5和Ru(bpy)32+.測定照射樣品的激光的功率,該功率是電激光二極管功率的一個函數。當電激光功率在10-80mW時,照射樣品的激光的功率在11-113μW之間。
測量儀器工具
硅光電倍增管設為連續工作模式,并連至Keithley236源測量儀,將硅光電倍增管置于角度計上,以便讓操作人員能夠觀察不同發射角的熒光信號。樣本置于激光二極管的同一光軸上,光線正常照射樣本表面。將硅光電倍增管用作光子計數器,使用脈沖工作模式檢測非常微弱的熒光信號。用安捷倫脈沖發生器Agilent81110A驅動激光二極管取得的脈沖激光波形(周期10ms,波長4ns)測量CY5樣本發射的光子。在這種情況下,同樣讓激光正常照射置于同一光軸上的樣本,將硅光電倍增管與激光二極管置于同一平面上,且與激光管光軸的夾角為60°,用硅光電倍增管檢測樣本發射的熒光。該指定角度可確保被檢測到的光噪聲(玻片反射的激光)最低。向硅光電倍增管施加-30V或-32V偏壓。若需要更高的信號強度,則施加更高的偏壓。用示波儀(TektronixDPO7104)記錄檢測到的信號,通過專門開發的Labview軟件采集信號,在PC機?
使用Matlab軟件對信號進行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