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投入運行海上風電裝機容量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但是,由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一直不明朗,加之海上風電涉及海洋部門、漁業、能源、國防等多個部門,風電場規劃與海洋功能區劃、海岸線開發規劃、國防用海規劃等協調難度大,海上風電進展緩慢,也出現了很多對海上風電的質疑。國家發改委近日正式下發《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國內海上風電的標桿電價:2017年以前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含稅),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含稅)。
電價的確定對于風電行業而言應是利好消息,尤其是非招標海上風電項目的并網銷售工作將更容易開展,企業、投資者興建海上風電項目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幻想中的“千億蛋糕”
海上風電在全國風電總量中所占的地位是怎樣的呢?從總的規模來說,2013年底全國風電裝機總量是7716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是38.9萬千瓦,海上風電占全國總容量的千分之五。從發電量來說,海上風電的發電量在全國占比也只能比千分之五多一點。因此從比例上來看,純粹從規模上來說海上風電的貢獻是比較小的,但是從產業來講,海上風電設備的單機容量基本上是3MW、4MW、5MW、6MW等大容量的水平,代表了當今風電機組制造業的最前沿。從勘察、安裝、運行等方面來說也是當今風電行業發展水平的最前沿,在產業鏈中確實屬于起步階段。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長楊校生表示:“海上風電原來制定“十二五”目標的時候還是比較樂觀的,當時陸上風電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十二五完成萬千瓦海上風電,好像問題不大。但是海上風電開發比陸上難度要大的多,比預計的難。首先設備上存在問題,國產海上風電機組的實試驗時間不夠,規模安裝運行存在風險,進口設備價格又太高。其次海上風電工程上相關的經驗不多,我國海岸線全長超過3.2萬公里公里,近海水下地形、地質類型較多,海底情況復雜多變,海上風電工程造價可能相差很大,需要一個摸索和優化過程。再就是我國海上風力資源的研究分析和海上臺風、浮冰等氣象災害的應對方法還不完善,另外從經濟上來說上網電價遲遲沒有確定,也為海上風電建設推進增加了不確定性。因此,海上風電發展目前還在起步初期,各方還是持謹慎態度的,觀望氣氛濃厚,發展速度比預想的慢。,目前看來,十二五期間要達到既定規劃目標是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