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月29日至6月1日,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四川、云南兩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議。與會代表認為《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滿足本階段設計深度和內容的要求,基本同意該報告,并提出了審查意見。這為白鶴灘水電站下一步可行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礎和依據。 白鶴灘水電站壩址位于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下游界河上。水電站的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裝機容量為12000MW。白鶴灘水電站是我國繼三峽、溪洛渡水電站之后的第三座裝機容量超過千萬千瓦的巨型水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骨干電源點。 白鶴灘水電站的勘測設計工作于1991年展開,2002年,國家明確中國三峽總公司為項目業主。隨后,中國三峽總公司進一步加快了白鶴灘水電站的勘測設計工作,于2005年4月編制完成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審查是我國水電站前期工作的重要環節。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審查后,將進入可行性研究工作。 專家認為:白鶴灘水電站是金沙江開發的重要工程,壩址地形地質條件良好,水庫調節性能好,地理位置較優,沒有制約工程建設的環境影響因素,技術經濟指標優越。建設該電站,對于加快實施金沙江水電基地的“西電東送”步伐,更好地滿足我國能源不斷增長的需要,變西部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建設白鶴灘水電站是必要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懷臣等出席會議并講話。張國寶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積極推進水電開發。增加能源供應,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開發水電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調整能源結構、滿足我國能源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建國50多年來,我國水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開發程度還很低。無論從技術、資金,還是從市場需求看,都具備了加快開發水電的條件。他強調,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法》,堅持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的能源建設方針,加快推進水電開發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他希望白鶴灘水電站加緊前期工作,努力實現“十一五”期間開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