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地處內陸腹地,具有承東啟西、接南進北的區位優勢,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優勢明顯,生態環境容量較大,工業基礎比較雄厚,產業門類齊全,市場需求旺盛,集聚和承載產業的能力較強,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關于中部地區的產業發展定位
《轉移目錄》提出,中部地區要加快承接國際和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和農產品加工基地,以及區域性科技創新基地。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部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為全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0號)印發實施以來,中部地區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三基地、一樞紐”)建設加快。但也應看到,中部地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鎮化水平偏低、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等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發展水平與東部地區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2012年《國務院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43號)對中部地區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中部地區必須更加注重轉型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和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必須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區域性的科技創新基地,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必須更加注重協調發展,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轉移目錄》對中部地區的發展定位與中部崛起戰略有很好的銜接。
《轉移目錄》對中部地區的發展定位也體現了主體功能區戰略的要求。《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中有4個位于中部,分別是太原城市群、江淮地區、中原經濟區和長江中游地區。這四個區域主要定位于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裝備制造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轉移目錄》與其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二、關于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
《轉移目錄》中列出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主要有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原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共21個,這些載體普遍具有較好的產業轉移承接能力。
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載體,一是包括了中部地區列入國家級區域規劃的5個城市群和經濟區。國務院近年先后批復了《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并出臺了《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中部有關區域的發展進行了統籌規劃。列入《轉移目錄》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原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5個載體,即體現了與相關規劃的銜接。二是將《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提出的太原城市群作為重要承接載體之一。三是將各地“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重點發展地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如湖北省的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湖北長江經濟帶;湖南省的長株潭經濟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環洞庭湖地區、湘西地區;山西的晉北中部城市群、晉南中部城市群、晉東南中部城市群;江西的贛北經濟區、贛南經濟區、贛東經濟區、贛西經濟區。四是發揮交通干線優勢,形成沿線承接載體,如河南沿隴海經濟帶、河南沿京廣京九帶。
三、關于中部地區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
《轉移目錄》確定的中部地區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與各省的比較優勢和“十二五”規劃進行了很好的銜接。
山西省煤炭資源極為豐富,是全國的能源大省,以煤炭、焦炭、冶金、電力、化工等為支柱產業。山西省“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在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電力、建材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培育壯大現代裝備制造業、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業、特色食品工業等新興產業。基于此,《轉移目錄》提出山西省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主要有以煤層氣綜合利用、煤精細化工產品為核心的化工產業,以大型煤礦成套綜采設備、薄煤層采煤成套設備為代表的機械產業,以鐵路電力及內燃機車、鐵路貨車、動車組設備為主體的軌道交通產業,包括黃酒、醋飲料、胡麻油等在內的特色食品工業等12個產業門類,共57條。
安徽省產業基礎良好,配套能力較強,礦產、土地、水、勞動力資源豐富,承載空間較大。《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指出,安徽省重點承接發展汽車、鋼鐵、化工、有色金屬、機械等產業,如馬蕪巢產業組團重點承接發展汽車、鋼鐵、化工、建材等產業,銅池樅產業組團重點承接發展有色金屬、機械、化工等產業。基于此,《轉移目錄》確定安徽省優先承接發展汽車、機械、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11個產業門類,共82條。
江西省工業門類齊全,汽車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屬制品、中成藥和生物制藥、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特色化工、綠色食品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江西省“十二五”規劃指出,要重點發展銅、鎢、稀土、鋼鐵、石化、汽車等傳統產業以及光伏、有機硅、新動力汽車、航空、生物、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據此,《轉移目錄》確定江西省優先承接發展有色金屬、化工、鋼鐵、食品、醫藥等12個產業門類,條目數為102條。其中有色金屬行業位列首位,這是因為江西省銅、鎢、稀土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是我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產基地之一,礦產資源配套程度高。
河南省“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長性產業,改造提升化工、鋼鐵、有色、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同時,《中原經濟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大力發展優質畜產品和特色高效農產品生產,著力提升裝備制造、有色鋼鐵、化工、食品、紡織服裝等產業競爭力,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將中原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基于此,《轉移目錄》確定河南省重點承接發展汽車、電子信息、機械、軌道交通、食品、輕工、建材等12個產業門類,共98條。
湖北省以汽車、鋼鐵、石化、食品、電子信息、紡織、裝備制造和建材為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湖北省要提升汽車、石化、冶金、紡織等制造業層次和水平,加快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目錄》確定湖北省重點承接發展汽車、鋼鐵、化工、電子信息、機械、航空航天等13個產業門類,共80條。
湖南省“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做精做深原材料加工業、做優做響消費品工業,培育壯大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2008-2020)》指出,長株潭城市群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工程機械基地建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化基地建設;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建設,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等。與區域規劃相一致,《轉移目錄》指出,湖南省優先承接發展機械、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化工等13個產業門類,產業目錄共104條。其中,機械行業位居目錄首位,共15個條目,是湖南省條目最多的行業,充分顯示了裝備制造業在湖南省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
(本文原載于《產業政策工作簡報》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