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發布新型鋰-空氣電池關鍵材料及電池組研究獲進展。應化研稱電池比能量不足嚴重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發展。鋰-空氣二次電池因具有比現有鋰離子電池高出1~2個數量級的理論比能量,是最能夠取代汽油的電池種類,已成為電動車電池的明日之星。然而受限于電解液和空氣電極等性能的嚴重不足,現有鋰-空氣電池存在能量轉化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和循環壽命短等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張新波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鋰-空氣電池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該團隊通過抑制鋰-空氣電池電解液分解,調控空氣電極固-液-氣三相界面以及優化鋰-空二次電池體系與結構,成功將鋰-空氣電池循環壽命從目前文獻報道的最長100次大幅提高至500次。研究結果發表在Adv. Funct. Mater. 2012, 22, 3699–3705; Chem. Commun., 2012, 48, 6948–6950; Chem. Commun., 2012, 48, 11674–11676; Chem. Commun., 2012, 48, 7598-7600上。
針對目前鋰-空氣電池用電解液在電池反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解,造成不可逆產物的生成和自身的消耗,嚴重限制電池的循環壽命的難題,該團隊基于對現有電解液分解機理的認識,首次將亞砜(DMSO)和砜(TMS)應用于鋰-空氣二次電池中,有效促進了可逆放電產物過氧化鋰(Li2O2)的生成,減少了副反應;通過詳細考察空氣電極對鋰-空氣電池性能的影響,發現空氣電極催化劑催化效率低、用于過氧化鋰等不溶放電產物存儲和反應物傳輸的孔道結構不合理、導電性差是制約鋰-空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基于此,該團隊首次提出了石墨烯一體化空氣電極的概念,成功地在泡沫鎳基體中構筑了三維多孔石墨烯。泡沫鎳所具有的高導電性結合多孔石墨烯合適的孔道結構,使得所制備的鋰-空氣電池表現出優異的倍率性能;此外,通過借助和發揮稀土鈣鈦石型復合氧化物優異的電催化性能,有效降低了鋰-空氣電池充/放電過電位,進一步大幅提高了能量轉化效率和倍率性能。
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使鋰空氣電池真正應用于電動交通工具和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儲能等領域,該團隊還通過優化鋰-空二次電池體系與結構,首次設計和開發出可實用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鋰-空氣二次電池電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