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今年7月美國商務部做出的初裁,此次終裁的傾銷幅度從今年7月初裁的最低20.85%提高至44.99%,最高幅度則從72.69%下調至70.63%;補貼幅度則高于初裁的13.74%-26%。對于美國商務部的終裁,國內多家風電企業表示對他們的影響并不是太大。
雖然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起步較晚,對海外市場的探索和嘗試面臨著諸多挑戰。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南非和澳大利亞是增長潛力巨大同時也是相關配套較為成熟的國際風電市場,因此中國相關產品遭遇貿易壁壘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為了應對風電海外貿易壁壘,風電企業們也在采取積極措施。為減少負面影響,公司目前正在不斷向其他市場開拓,并不斷在產業鏈延伸方面做著進一步籌劃。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雖然我國風電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數量并不多,但是不排除歐洲市場會跟風也對我國風電實行雙反,進一步壓縮我國風電產品的海外市場,繼而對本就低迷的行業造成致命打擊”。
因此,國內市場才是救命稻草。“國內市場仍處于初期階段,發展潛力巨大。政府部門應對行業結構做綜合規劃,并以政策形式對行業發展進行引導,避免產能過剩等問題再次出現。同時對風電行業的補貼資金應盡快到位,風電并網等措施也應盡快落實。”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鼓勵風電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對我國的風電業發展更有利,企業在大環境的競爭中才會做強自己。所以有實力的企業還是應該盡量在技術與服務方面不斷完善,爭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