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0月29日,滬銅1301報價56680元/噸,已連續7天下跌,銅價呈現出弱勢整理的趨勢。業內人士指出,從技術面上來看,滬銅依舊看跌,預計短期滬銅難以走強,弱勢下探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的一周(10月22~26),滬銅延續呈下跌趨勢,滬銅主力合約最低至56680,最高至57940,整周累計下跌2.99%。倫銅延續回落,周累計下跌2.12%。
實際上,銅市自國慶長假后,整體走勢明顯較節前疲軟,前期利好消息已被市場消化,節后宏觀面相對平靜,并未迎來重大利好或利空,銅價維持弱勢震蕩。而在9月份,銅價一波上漲行情中,卻并未推動下游銅企步入真正的“金九銀十”階段。
全球銅供需進入偏寬松狀態
國際銅業研究小組預計,2012年將是全球銅市連續第三年出現供應缺口,其中精煉銅需求量預計增加2.6%至2040萬噸,供應缺口將創紀錄,達到40萬噸,而供應將繼續落后于需求增速。不過,銅礦產出增長將在2013年扭轉持續三年的供應缺口趨勢,精煉銅供應過剩量將與2012年的缺口大致相當。
相對于全球銅供給不足的狀況,我國銅供給卻處于結構性過剩狀態。
9月份,我國銅需求疲軟,但到貨量卻有增加的跡象。有貿易商曾預計,8月末上海保稅倉庫精煉銅庫存或將達70萬噸左右,在銅價攀升的同時助長了融資銅數量的增加。
據富寶銅小組對銅材企業調研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銅棒廠平均開工率較8月份微增至68%,但仍不到七成。其中有11.5%的企業訂單下滑,僅9%的企業訂單有所增加。銅帶企業平均開工在60%~70%之間,因銅價上漲,19%的企業表示生意出現好轉跡象但并不明顯,產能基本變化不大。
除此之外,市場上還隱藏著大量隱性銅庫存。國內冶煉廠因銅精礦加工費上漲,加工盈利增加,刺激銅冶煉廠生產意愿增強,而加工出來的精銅大部分仍是要流入國內市場。有分析指出,當前,全球隱性銅庫存規模要高于4倍顯性庫存,而隱性銅庫存出現全球向我國轉移的現象,我國隱性銅庫存現在已經超過150萬噸。
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我國鍛造銅及銅材進口環比增加了10.95%,扭轉了此前8月份進口環比下降的局勢。但在國內市場消費低迷的情況下,銅進口的增加使得基本面壓力上升。
由于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的礦業擴張,以及蒙古奧尤陶勒蓋項目投產,銅精礦的供應預計將增加。2013年,隨著現有煉廠恢復生產,及非洲濕法冶煉廠、我國電解銅廠擴大產能,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將增長6%至2110萬噸,而精煉銅需求預計僅增長1.5%至2070萬噸。
專家預計,未來1~2年內,全球銅供需將進入平衡偏寬松狀態,并將維持2~5年甚至更長時間,直到有新的經濟高速增長點出現才可能改變。
萎縮低迷導致銅價震蕩回落
銅是一種金融屬性很強的品種,對市場的敏感度很高,一旦經濟不振,銅作為試溫劑將率先反應。今年全球宏觀經濟持續低迷,下游需求也較為疲軟,銅價一直走低。宏觀面上,歐債危機仍是市場擔憂的焦點,有消息稱西班牙或在11月申請求援,同時三駕馬車敦促歐財長給希臘寬限兩年時間實現緊縮,使得歐債問題得到暫時緩解。
同時,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向好,就業市場也出現了久違的好轉跡象,但仍面臨財政懸崖風險。而我國最新公布的CPI重返“1時代”,PPI生產者價格同環比紛紛下滑,更是創下了35個月新低,拖累本就疲弱的銅價進一步下挫。而且,銅企原料采購簽的是長單合同,今年中期結轉,增加了經營的成本,許多銅企凈利大幅虧損。
隨著銅庫存壓力不斷增加,無疑從基本面上將拖累銅價上揚。迄今為止,銅均價略低于每噸8000美元,雖低于此前的創記錄高點,但從歷史上看仍處于高點。
據倫敦10月18日消息,中國銅冶煉商正爭取將2013年進口銅精礦的加工精煉費提高約四分之一,即銅精礦船貨的協議加工精煉費約在每噸80美元和每磅8美分。
由于上半年我國銅市行情低迷,下游消費萎縮,中間貿易商幾乎不敢大肆拿貨,有部分貿易商甚至歇業或轉行。因此,今年以來中間貿易商手中沒有多少庫存,而終端消費企業則以按需采購為主,也無屯貨意愿。
實際上,銅庫存都集中在冶煉廠手中,在9月份銅價上沖之際,冶煉廠開始加大釋放庫存的力度,這部分現貨的流通無疑打壓了市場價格。
進入10月份之后,冶煉廠雖未急于拋售,但是準備在60000元/噸一線拋售,參與保值的決定絲毫未動搖。因此,初步判斷,銅價四季度或將止步于60000元/噸。隨著四季度全球經濟風險點的驟增,銅價或已失去了最佳的上漲良機,后期走勢將整體以振蕩回落為主。
未來銅價或將震蕩走低
為了應對經濟的不斷放緩和持高不下的失業率,歐盟、日本、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當今市場對流動性的反應已經有所加快。美國本輪QE政策每個月釋放400億美元的流動性,單月流動性增速明顯大幅低于前兩輪QE政策,盡管QE3無期限,但是流動性傳導至CPI恐怕還需要時間的積累。預計本輪歐盟、美國、日本的流動性釋放對CPI的影響至少在6~8個月后才能體現。因此,新一輪全球貨幣寬松政策或將難以給四季度金屬價格帶來實質性的推動。
有專家指出,10月份是下半年歐洲債務償還高峰,11月份希臘必須得到新的援助款,否則面臨違約,這也就意味著歐洲或將在11月就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作最終的宣判。同時,2012年底前,美國必須解決,“財政懸崖”問題,否則也將引發新的危機。
四季度世界各國政府換屆密集,而歐盟在債務問題的解決上仍然分歧較大,特別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前景不確定,2013年銅價可能進一步走低。但鑒于供應面依然趨緊,銅價下跌可能是逐步的,而不是直線型的。
業內人士預計,在基本面壓力的制約、全球實體經濟增長疲軟的情況下,銅價將延續震蕩偏弱的走勢,短期內滬銅在58000仍有較強支撐。同時,由于宏觀面缺乏重大利好或利空,銅價在沒有明確方向指引背景下將依舊維持在高位震蕩,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
實際上,往年的9、10月份正是生意旺季,而今年銅市場卻顯得分外冷清,內需不足導致整體市場行情走弱,若10月訂單仍未出現明顯好轉,銅市轉暖要等到2013年。預計2013年,銅均價在每噸7000~8000美元之間。
此前的一周(10月22~26),滬銅延續呈下跌趨勢,滬銅主力合約最低至56680,最高至57940,整周累計下跌2.99%。倫銅延續回落,周累計下跌2.12%。
實際上,銅市自國慶長假后,整體走勢明顯較節前疲軟,前期利好消息已被市場消化,節后宏觀面相對平靜,并未迎來重大利好或利空,銅價維持弱勢震蕩。而在9月份,銅價一波上漲行情中,卻并未推動下游銅企步入真正的“金九銀十”階段。
全球銅供需進入偏寬松狀態
國際銅業研究小組預計,2012年將是全球銅市連續第三年出現供應缺口,其中精煉銅需求量預計增加2.6%至2040萬噸,供應缺口將創紀錄,達到40萬噸,而供應將繼續落后于需求增速。不過,銅礦產出增長將在2013年扭轉持續三年的供應缺口趨勢,精煉銅供應過剩量將與2012年的缺口大致相當。
相對于全球銅供給不足的狀況,我國銅供給卻處于結構性過剩狀態。
9月份,我國銅需求疲軟,但到貨量卻有增加的跡象。有貿易商曾預計,8月末上海保稅倉庫精煉銅庫存或將達70萬噸左右,在銅價攀升的同時助長了融資銅數量的增加。
據富寶銅小組對銅材企業調研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銅棒廠平均開工率較8月份微增至68%,但仍不到七成。其中有11.5%的企業訂單下滑,僅9%的企業訂單有所增加。銅帶企業平均開工在60%~70%之間,因銅價上漲,19%的企業表示生意出現好轉跡象但并不明顯,產能基本變化不大。
除此之外,市場上還隱藏著大量隱性銅庫存。國內冶煉廠因銅精礦加工費上漲,加工盈利增加,刺激銅冶煉廠生產意愿增強,而加工出來的精銅大部分仍是要流入國內市場。有分析指出,當前,全球隱性銅庫存規模要高于4倍顯性庫存,而隱性銅庫存出現全球向我國轉移的現象,我國隱性銅庫存現在已經超過150萬噸。
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我國鍛造銅及銅材進口環比增加了10.95%,扭轉了此前8月份進口環比下降的局勢。但在國內市場消費低迷的情況下,銅進口的增加使得基本面壓力上升。
由于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的礦業擴張,以及蒙古奧尤陶勒蓋項目投產,銅精礦的供應預計將增加。2013年,隨著現有煉廠恢復生產,及非洲濕法冶煉廠、我國電解銅廠擴大產能,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將增長6%至2110萬噸,而精煉銅需求預計僅增長1.5%至2070萬噸。
專家預計,未來1~2年內,全球銅供需將進入平衡偏寬松狀態,并將維持2~5年甚至更長時間,直到有新的經濟高速增長點出現才可能改變。
萎縮低迷導致銅價震蕩回落
銅是一種金融屬性很強的品種,對市場的敏感度很高,一旦經濟不振,銅作為試溫劑將率先反應。今年全球宏觀經濟持續低迷,下游需求也較為疲軟,銅價一直走低。宏觀面上,歐債危機仍是市場擔憂的焦點,有消息稱西班牙或在11月申請求援,同時三駕馬車敦促歐財長給希臘寬限兩年時間實現緊縮,使得歐債問題得到暫時緩解。
同時,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向好,就業市場也出現了久違的好轉跡象,但仍面臨財政懸崖風險。而我國最新公布的CPI重返“1時代”,PPI生產者價格同環比紛紛下滑,更是創下了35個月新低,拖累本就疲弱的銅價進一步下挫。而且,銅企原料采購簽的是長單合同,今年中期結轉,增加了經營的成本,許多銅企凈利大幅虧損。
隨著銅庫存壓力不斷增加,無疑從基本面上將拖累銅價上揚。迄今為止,銅均價略低于每噸8000美元,雖低于此前的創記錄高點,但從歷史上看仍處于高點。
據倫敦10月18日消息,中國銅冶煉商正爭取將2013年進口銅精礦的加工精煉費提高約四分之一,即銅精礦船貨的協議加工精煉費約在每噸80美元和每磅8美分。
由于上半年我國銅市行情低迷,下游消費萎縮,中間貿易商幾乎不敢大肆拿貨,有部分貿易商甚至歇業或轉行。因此,今年以來中間貿易商手中沒有多少庫存,而終端消費企業則以按需采購為主,也無屯貨意愿。
實際上,銅庫存都集中在冶煉廠手中,在9月份銅價上沖之際,冶煉廠開始加大釋放庫存的力度,這部分現貨的流通無疑打壓了市場價格。
進入10月份之后,冶煉廠雖未急于拋售,但是準備在60000元/噸一線拋售,參與保值的決定絲毫未動搖。因此,初步判斷,銅價四季度或將止步于60000元/噸。隨著四季度全球經濟風險點的驟增,銅價或已失去了最佳的上漲良機,后期走勢將整體以振蕩回落為主。
未來銅價或將震蕩走低
為了應對經濟的不斷放緩和持高不下的失業率,歐盟、日本、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當今市場對流動性的反應已經有所加快。美國本輪QE政策每個月釋放400億美元的流動性,單月流動性增速明顯大幅低于前兩輪QE政策,盡管QE3無期限,但是流動性傳導至CPI恐怕還需要時間的積累。預計本輪歐盟、美國、日本的流動性釋放對CPI的影響至少在6~8個月后才能體現。因此,新一輪全球貨幣寬松政策或將難以給四季度金屬價格帶來實質性的推動。
有專家指出,10月份是下半年歐洲債務償還高峰,11月份希臘必須得到新的援助款,否則面臨違約,這也就意味著歐洲或將在11月就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作最終的宣判。同時,2012年底前,美國必須解決,“財政懸崖”問題,否則也將引發新的危機。
四季度世界各國政府換屆密集,而歐盟在債務問題的解決上仍然分歧較大,特別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前景不確定,2013年銅價可能進一步走低。但鑒于供應面依然趨緊,銅價下跌可能是逐步的,而不是直線型的。
業內人士預計,在基本面壓力的制約、全球實體經濟增長疲軟的情況下,銅價將延續震蕩偏弱的走勢,短期內滬銅在58000仍有較強支撐。同時,由于宏觀面缺乏重大利好或利空,銅價在沒有明確方向指引背景下將依舊維持在高位震蕩,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
實際上,往年的9、10月份正是生意旺季,而今年銅市場卻顯得分外冷清,內需不足導致整體市場行情走弱,若10月訂單仍未出現明顯好轉,銅市轉暖要等到2013年。預計2013年,銅均價在每噸7000~8000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