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續多天的采訪和實地調研后,記者有一個清晰的感受—雖然燃料電池未來的產業化應用前景尚未明朗,但其技術的“種子”已經埋下。
把燃料電池技術比喻成“種子”,是因為它具有很多的可能性和成長空間。在最前端的實驗室里,燃料電池已經被證實具有各種優良的特性,未來每一種可能的應用前景都是它可以結出的“果實”。雖然目前大規模使用條件尚未成熟,但就技術方面,燃料電池已經做好了儲備,一旦適宜的環境到來可能很快就能抽枝發芽。
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需要哪些條件呢?從目前的觀察來看,燃料電池若要形成大規模產業,需要各方面環境的改變,例如,氫能源在制備、儲運能力和社會認知度方面得到大的提升;經濟發展伴隨環保問題,帶動清潔能源的投入持續加大;未來科技達到更發達的水平,出現與氫能源特性高度匹配的新型產品等。
在一項技術逐漸成長為一個行業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市場和產品都需要培育,技術也在不斷地改進提高。這顆埋在地里的種子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同樣在吸收能量,不斷改變,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這顆種子正越來越飽滿,或許未來某天,不需要外界環境的變化它也能自己破土而出。
無論是大手筆投入研發新能源汽車的上汽集團(600104,股吧),還是研究燃料電池技術的新源動力和神力科技,都是國內在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先行者注定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并且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但是正是這些先行者的堅持探索,推動著行業技術的進步,為未來的發展不斷積累經驗,讓整個行業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市場是現實的,尤其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企業對生產工具的成本非常敏感,除非政策上強制使用,例如部分國家硬性規定不得在室內使用有尾氣排放的運輸車,不然,一種新技術想要替換掉原先的市場,必須在綜合成本上具有優勢,在對購買成本、使用成本、使用壽命、使用頻率等等綜合考慮后,若確實具備經濟效應,才能對原來的技術起到替代作用。
另外一種可能是,未來科技帶來某種全新的產品,與氫能源的特性高度吻合,帶給燃料電池技術一個全新的空間。現在大規模產業化前景未明的燃料電池,將來也很有可能在我們目前沒想到的領域爆發。
燃料電池技術的“種子”已經埋下,它在積蓄能量,靜待行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