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倫敦金屬交易所期貨銅每噸6616美元,較4月8日下跌0.8%,上海期貨交易所期貨銅每噸6644美元,較4月8日下跌0.58%。
3月中旬,由于市場出現了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和銅可持續性融資交易的擔憂,我國銅價跌至四年內的最低點。而3月17日,央行將人民幣匯率波幅從1%擴大至2%,導致3月10日至17日當周匯率貶值1.2%,創下歷史最大周內跌幅,人民幣快速貶值推升了融資銅風險。
分析認為,人民幣貶值對于融資銅的影響可能剛剛開始,在人民幣走向雙向波動的格局中,部分融資銅需求將受到擠壓。而國際、國內市場不利的價差,可能使得上海保稅區庫存逐步外流,后期有可能扭轉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庫存下降的格局,銅價將繼續受到“螺旋式”的壓力。
融資熱度不減 出現“影子倉庫”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在當前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銅進口量仍在大量增加。1~2月,我國進口銅及銅精礦總量為180萬噸,同比增長25%。數據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上海保稅區銅庫存出現了明顯上升,目前已經達到70萬噸左右的高位,成為堆積大量進口精煉銅的“影子倉庫”。
業內人士指出,在我國銅消費結構中,需求主要來自于家電、電力電網以及房地產行業,雖然上海保稅區銅庫存維持在高位,但國內實體消費需求并不支持如此大的進口量。盡管監管層此前已經出臺政策限制銅融資活動,但銅融資的熱度并未降溫。
據國際銅研究組織研究,銅是我國重要的影子利率套利工具,我國企業進口銅并非為滿足實體經濟需求,而是為了融資套利。由于近來人民幣大幅貶值,增加了融資的成本,套利窗口基本關閉,一定程度上使得銅價的支撐為之瓦解。而人民幣貶值意味著銅融資成本的增加,在融資后續階段,需要以人民幣購買美元來歸還資金,匯率與資產價格有很大相關性,即相當于需要融資方付出更多的資金,推升了融資銅業務的風險。
長期以來,國際大型投資銀行利用其龐大的金屬倉儲網絡,刻意壓低現貨銅交割量,抬高現貨交易價格賺取豐厚利潤。僅2012年,華爾街十家大型投資銀行來自大宗商品的營業收入達到約60億美元,最終招致美國金融監管部門著手調查投資銀行是否操縱大宗商品價格套利。
美國高盛集團預計,我國銅等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將在未來12~24個月逐步消失,這主要受到外匯對沖成本上升的驅動,對沖成本會緩慢侵蝕貿易融資的利潤空間,并最終扼殺利差的套利空間。
供應過剩難改 價格繼續下行
2013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加速升值,曾一度接近進入“5”時代,導致國內融資銅需求強勁復蘇。而今年2月以來,特別是進入3月份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了顯著的貶值,幅度接近3%,降低了融資銅需求。目前,上海保稅區庫存重新面臨流出的壓力,融資銅流出將給中國銅市場供給端帶來持續的壓力。
據悉,2014年全球銅供應量繼續增長。據統計,智利國家銅業、麥克莫蘭銅金公司、嘉能可斯特拉塔以及必和必拓均有擴大產能的計劃,2016年之前,銅市場上供給每年將增加110萬~130萬噸,這相當于目前全球銅礦商總計產量的5%。
2013年,全球銅礦產量增長6%以上,幾乎所有的大礦山都在擴張產能。而我國冶煉廠預估2014年銅精礦的產量將會再創新高,全球銅供應的巨大過剩壓力仍難緩解。
然而,3月份以來,我國電解銅供需格局已出現變化。3月下旬,上海電解銅CIF溢價下降至每噸95~115美元,進口銅對國內的沖擊減弱,我國大型銅冶煉企業出現減產及減少出貨現象,使得國內電解銅供應壓力顯著減少,持貨商挺價意愿更強。而內外溢價的改變及套利資金的介入,使得上海、倫敦銅比值修復回到7以上,國內銅現貨貿易迎來久違的火熱局面。
實際上,以我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近階段表現偏弱,在利空的大環境下,我國經濟保底預期加強,而內外供需“再平衡”使得銅市重挫后面臨反彈局面。而美聯儲認為,美國繼續堅定縮減QE的步伐,并預計今年秋季可能退出QE。同時,美聯儲放棄6.5%的失業率加息門檻,并暗示首次加息是在2015年。分析認為,面對美國貨幣政策更為模糊的前瞻指引,未來美國何時開啟加息步伐,將令銅價不確定性增強。
人民幣連續貶值引發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導致境外機構瘋狂壓低倫敦期銅價格套利。2月底以來,全球銅價跌幅接近6%,今年以來整體跌幅超過13%。
進入二季度,我國銅消費的傳統旺季進入尾聲,而“旺季不旺”的一季度,使銅價就已經出現了下跌的走勢。有關人士指出,銅價格走勢與基本面關系并不大,而是與融資、時政、人民幣走勢密切相關。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貶值給進口貿易商敲了警鐘,融資貿易的模式可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使得進口供應下降,從而扭轉“內冷外熱”的供應結構。但是,全球礦山在今年三季度集中釋放產能,中長期供應趨于過剩的格局仍無法改變,銅價向下的趨勢難以改變。
需求仍將增長 價格震蕩弱行
自2013年7月份以來,全球銅市第一次面臨宏觀和行業利空的格局。從國內經濟來看,經濟延續下滑的格局。從海外經濟來看,美聯儲維持縮減QE的步伐。而從行業面來看,融資銅需求下降將使得銅市失去支撐。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家華在“2014上海銅鋁峰會”上表示,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第四個超級黃金周期中遇到了阻礙,但礦業長期向好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市場不宜過分看空銅。
王家華認為,在我國及東盟各國的旺盛需求支撐下,未來15~20年仍是全球礦業的重要發展期。根據數學模型,人均資源需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分上升期、快速增長期、緩慢增長期、高位穩定期以及下降期。而根據測算數據,當人均GDP達17000~19000美元時,銅需求將進入高位穩定期,也就是零增長期。而能源則要達到人均20000~22000美元時,銅需求才進入零增長期。因此,現在銅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長期。
王家華表示,我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而人們的消費理念和生態約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零增長期可能會提前到來。然而,我國對主要大宗礦產的需求在今后10年里仍然保持增長,在高位穩定期也將持續10年左右。
展望后市,短期市場似有利空出盡跡象,我國政策保底預期加強,國內基本面的壓力暫時緩解。但對于政策層而言,放任人民幣持續貶值可能性不大,只要國內基本面不惡化,預期后市銅價將以震蕩偏弱運行為主。下半年銅的均價可能跌落至每噸6000美元,全年銅價的平均值估計在每噸7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