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一直是近年久唱不衰的一個話題。
在3月22日開幕的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作為論壇重磅推出的分組會——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邀集了多位政企高層人士共話制造業由大變強戰略。
現狀:大而不強特征明顯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在會上介紹說,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制造業的總量迅速攀升,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工業統計數據,按照現價美元計算,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
同時,徐匡迪還拿出了一組國內數據,現在中國72%的城鎮就業人口集中在制造業領域,95%的出口是制造業的成品貨物,原材料出口已經基本沒有,制造業已經成為中國城鎮就業與出口的主力。
“中國被稱作制造業大國當之無愧,但大而不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主持分組會時說。
張軍擴指出,中國制造業過度依賴于低人力成本、高資源消耗的環境代價,技術水平低,企業滿意度低,產品附加價值不高;隨著中國老齡化加劇和城市化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已基本轉移完畢,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高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代價也正逐步顯現,瓶頸制約在加劇,這些因素促使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大國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變化。
徐匡迪從五個方面概括了制造業大而不強的表征:第一,核心技術對外的依存度高,中國80%的高端芯片依靠進口;第二,制造業經濟效益的增速緩于規模的增速,多年來我國制造業過渡依賴資源和資金的投入,發展方式粗放,經濟效率低;第三,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整體水平不高,制造業基礎相對薄弱,產品質量合格率不高;第四,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環境污染嚴重;第五,制造業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中國制造業的信息化水平仍處于初級和局部應用階段。
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分析稱,由于中國的人口結構問題,尤其是勞動人口的變化,在不斷地推動工業產業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并進行產業的升級;如果看看現在這個平均人數的話尤其是農民工的人數,所謂年齡的這種套利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
史畢福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家對工業的主要反應也會是對環境產生巨大的污染和影響,同時大家開始關注空氣的質量,因此制造業要實現現代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出路:質量為先,創新驅動,高端升級
在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山姆·威爾士看來,中國制造業要實現又大又強,要注重產品安全和質量問題。他認為,制造業在注重發展規模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質量;在努力實現更多附加值的同時,也要滿足嚴格的國際標準;在應對高工資不斷增加的競爭的同時,也要非常嚴格地執行關于安全和環境的標準。
不過,山姆·威爾士也表示,中國供應商產品質量、服務差的觀點早就不適用了,事實上我們已經在中國的制造商當中,采用了一些世界先進的測試設備和合規的方式來保證產品質量是符合實際的最高標準,同時我們也不斷地合作來進一步滿足客戶的需求,保證中國生產的品牌是質量的象征。
“創新并不是中國制造業的主要特征。”美國蘭德公司總裁兼CEO邁克爾·里奇毫不客氣地說。他認為,中國制造商要更上一層樓的話,必須要更加具有創新意識;所謂的創新,是指實施新的、或者是說基于很大改進的服務流程、市場營銷、組織形式等方式,如建設一些產業集群地區。
如何形成這樣的創新集群?邁克爾·里奇表示,事實上這些創業集群都有一些共性,首先必須要有一些如高等科研院所等創新機構,其次要有非常好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那樣能夠吸引很多的學者包括知識分子到這里來工作,最后需要有市場驅動的融資渠道。
邁克爾·里奇特別提到,政府在引導創新集群的政策方面也可作相應調整,如免稅、減稅等優惠,但是這個政策的成本比較高,政策更應該側重于讓一些高等科研機構的發明更容易進行商業化的方面,同時構建更有助于創新企業成立的政策環境。
史畢福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制造業要從一個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方向轉型,這就意味著中國需要進一步使產業升級不斷地朝著產業鏈高端進行延伸,對于中國來說,需要對本地的環境進行創新,幫助制造業提升內在的發展動力,實現下一階段的發展。
徐匡迪指出,中國的制造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大力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創新能力、創新的設計能力,完善企業創新體系,大幅度提高產品的質量,推行綠色制造,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形成有國際競爭力和知名品牌的企業群體,這是中國制造業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