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許多城市陷入霧霾罩城的境地,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與重視。如何解決北方地區深陷霧霾的困境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兩會期間,“霧霾治理”的表述首次出現在政協報告中,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成為共識。近日,國家能源局計劃通過一系列實質性舉措推動風電產業“回暖”,其中“保持風電平穩持續發展”、“積極推進海上風電發展”、“保持風電平穩持續發展”等多重舉措格外格外引人關注。陷入發展低谷的風電行業在產業政策的扶持之下逐漸開始復蘇,包括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在內的風電企業也在政策東風之下借勢起航。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449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萬千瓦,同比增長23%;年發電量1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風電利用小時數達到2074小時,同比提高184小時;平均棄風率為11%,比2012年降低了6個百分點。能源局預計到今年底,中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將超過9000萬千瓦。根據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2014年新增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這將給風電產業鏈的各個企業帶來約為600億元的訂單。
作為中國新能源行業領軍者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技術積淀和市場積累,多方布局積極謀劃大打翻身仗的準備。對于當前的國內風電市場,見證并推動了風電產業發展的華銳風電有著深刻洞察和堅實的市場基礎。
近年來,華銳風電近年來在大型風電機組技術研發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2008年推出的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風電機組,如今已實現批量生產并廣泛應用于各大風電項目;2010年又推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兆瓦風機,并與2011年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成功吊裝了亞洲首臺5兆瓦風電機組;此后又開始加快推進更大功率的風電機組研發工作。從3兆瓦、5兆瓦到6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出產,華銳風電一直都是國內風電行業的引領者,據透露,由華銳風電完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正在順利進行當中。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告訴,“目前華銳已擁有數百項專*,其中包括十多項發明專*,這在中國風電企業中位列前茅,所以在風電研發方面,華銳風電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當國家能源局明確提出“積極推進海上風電發展”之時,華銳風電在海上風電領域已建立了領先優勢。據華銳風電負責人介紹,華銳風電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海上風電領域的行業領軍者,早在2008年底,華銳風電為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示范工程——上海東海大橋102MW海上風電場項目提供34臺3MW海上風電機組。截止到2012年8月,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一期工程發電量已累積超過4.95億kWh,今年前三季度,發電量1.94億kWh,年可利用率達到95.05%。此外,華銳風電生產的中國最大的6MW風電機組也已在江蘇完成調試并網。5兆瓦、6兆瓦風電機組的成功研制與正式投運,為未來海上風電項目做出了經驗和技術上的儲備。
華銳風電之所以能夠在風電領域脫穎而出引領行業發展,這與華銳風電重視技術研發、強調技術創新是分不開的。始終以科技領先為立足點的華銳風電,在風電設備研發制造領域也是碩果累累,例如華銳風電系列產品中,華銳風電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葉片、水平軸、變槳變速雙饋式5MW風電機組成套設備,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整機設計技術、緊湊型驅動鏈布置方案和載荷分流技術、機艙換熱防鹽霧腐蝕系統、復雜海況下風電機組安全運行控制成套技術等,所研制機組的國產化率超過85%以上。
“隨著國家政府對風電產業在規劃和政策上的不斷加強,我國的風電產業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對于近期陸續出臺的風電產業扶持、引導政策,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認為,在行業面逐漸趨好的形勢之下,風電產業鏈各個環節將從中受益。對于華銳風電而言,也是擺脫困境邁向發展新局面的難得契機。“華銳風電將一如既往的堅持以技術創新加快風電設備研發,同時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理順投資關系、縮減費用支出等多種措施,以保障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在陶剛看來,我國的風電產業未來前景可期,華銳風電只要穩健的堅持“兩海戰略”,即大力進軍海上風場和海外市場,就可以在市場突圍中強勢而出。“這不僅僅是因為海上風電和海外市場這兩大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更重要的是華銳風電在該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他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