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
在實施油氣進口及海外油氣投資策略的同時,應重視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國內油氣資源開發,內外兼顧。
能源是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近些年中國的能源需求穩步增長,能源對外依存度特別是油氣對外依存度日益上升,開展能源國際合作已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十二五”開局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能源產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對中國當前及未來的國際能源合作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影響。鑒于內外環境發生變化,今后中國能源國際合作要調整思路,順勢而為,漸行漸改。
供需背后的突出點
2012年國內原油產量為2.07億噸,原油消費4.66億噸,原油自給率為44.4%;2012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072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總量1450億立方米,天然氣自給率74%。相比煤炭90%的能源自給率,油氣自給程度顯然低出許多。
國內外機構對中國的油氣消費趨勢進行了預測,認為到2015年中國原油年需求區間在5.4億至6億噸之間。從國內產量方面看,國土資源部最新預測結果顯示2030年之前,中國的原油年產量峰值不超過2.2億噸,其中2011-2015年的年均產量為2.04億噸。按照原油產量2.04億噸,原油需求下限值5.4億噸計算,2015年中國原油自給率降為38%;若按照原油需求預測上限值6億噸計算,原油自給率為34%,處于更低水平。
國內機構和專家對中國天然氣需求也做出了預測,結果顯示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規模將處于2000億立方米至2500億立方米的區間。國土資源部關于國內天然氣產量的最新預測結果顯示,2030年之前中國天然氣年產量將持續增長,其中2011-2015年年均產量為1264億立方米。按照天然氣需求預測下限2000億立方米計算,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自給率為63%;若按照天然氣需求預測上限2500億立方米計算,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自給率降至51%。較之原油供應而言,天然氣供應壓力更大。
從中長期方面看,中國能源供需結構雖在現有基礎上會有所發展和變化,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將繼續延續下去,這是由中國的現實國情決定的,至少在中短期內是如此。因此,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能源對外合作的重點是油氣領域。
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開局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這些變化的影響力將延續至“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給中國今后的能源對外合作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
首先,全球油氣供應豐富,價格相對穩定,對貿易和海外投資總體利好。近十年來全球石油產量一直保持1%-2%的年增長率。2010年以來,由于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快速增長,全球石油生產和供應多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根據EIA預測,今后5-10年正好是美國頁巖油產業快速發展時期。EIA預計2015-2020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將達到260-280百萬桶/天,占美國石油產量的1/3。
以美國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為支撐,多家國際咨詢機構一致認為頁巖油產業在美國的大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頁巖油勘探開發產業進展將徹底粉碎石油峰值論之說。全球石油生產已經達到峰值或正在達到峰值的理念,一直支撐著油價長達十年的上行。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巖油開采方面的應用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人們這一認識。
中國是世界石油需求大國,中長期國際原油價格的相對穩定以及全球石油生產多極化的形勢對中國通過原油進口以及通過海外投資獲得權益油,保障國家石油需求的目標總體有利。
美國的頁巖氣產業經過了幾年的跳躍式發展后正在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目前投資商的重點經營投資領域雖然轉向頁巖油,但頁巖油與頁巖氣資源伴生及技術通用的特點決定了頁巖氣產量不會大幅下降,而是會保持穩定。美國頁巖氣產業大發展對全球天然氣供需格局帶來的影響深遠,特別是天然氣價格,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美國頁巖氣產量的增長使美國正在一步步向天然氣凈出口國邁進。美國天然氣進口量下降對亞太地區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來了。卡塔爾是中東最大的LNG出口國,為增加對美國的LNG出口,2011年卡塔爾的LNG供應量擴大至7700萬噸,是2008年的2.5倍。
由于美國頁巖氣產量的大幅增長,天然氣自給率提升,使得卡塔爾不得不改變LNG銷售策略,把市場轉向需求增加的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日本以及印度。為占領亞太市場,卡塔爾軟化其長期堅持的“氣價等于等熱值油價”的立場,提高了與亞洲買家簽訂供氣合同的靈活性,以抵消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沖擊波。
加拿大曾經是美國的天然氣進口國,頁巖氣產業大發展后,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天然氣銳減。加拿大是天然氣出口國,對美出口市場份額下降后,加拿大業界的目光也開始聚焦亞洲市場。
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以天然氣出口作為籌碼,在與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博弈中贏得主動,對此歐洲國家頗有怨言。假如美國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俄羅斯壟斷歐洲氣源供應現象有望成為歷史。美國出口天然氣在價格上具有優勢,歐洲國家完全有可能依靠進口美國LNG來擺脫歐洲天然氣市場對俄羅斯的過分依賴,這必將導致俄羅斯天然氣市場策略發生轉變。
據美國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頁巖氣產量的增長將削弱俄羅斯在西歐天然氣市場所占有的份額,份額有可能從2009年的27%降至2040年的13%。到時俄羅斯將不得不轉變銷售市場,其開發亞洲市場的意愿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亞洲天然氣多頭供應的市場格局形成后,天然氣價格將受到抑制。
在機會背后,中國也面臨挑戰,這包括國際政治局勢動蕩,國內能源價改與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動蕩對全球石油供應有重要影響,特別是主要產油氣國家和地區的局勢動蕩對全球石油供應更是有著重要影響,這一方面的教訓舉不勝舉。從歷史經驗看,不確定性事件頻發似乎已經成為影響油氣供應的家常便飯。就中國能源對外合作而言,外部環境似乎變得更加復雜和不可捉摸。目前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已經轉向亞太,日本一直在拉攏東南亞國家結盟,借東南亞各國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抗衡。中國原油進口運輸渠道單一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對外部政治環境的變化成為中國油氣對外合作的潛在威脅不得不重視。
國內價格改革特別是天然氣價改滯后對利用海外資源有限制。國內成品油價格改革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目前成品油進口到岸價與國內成品油出廠批發價大致相同,可以認定基本實現接軌。但目前天然氣價格國內外倒掛現象嚴重,企業進口天然氣,無論是LNG進口還是管道氣進口基本處于虧損狀態,低氣價對企業進口海外天然氣積極性有嚴重影響。
由于天然氣價格改革滯后,目前國內企業建設LNG接收站的積極性不夠高,導致利用海外天然氣資源的“硬件”不足。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未來對海外天然氣的依賴將主要依靠LNG進口,這一點需要引起重視。
合作之策
首先,進一步拓寬油氣進口渠道,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
2013年中國能源四大戰略通道已經基本建成。中亞天然氣管道擴容,中俄天然氣管道已經納入議事日程,中緬天然氣管線建成通氣,海上油氣通道正常運行。中長期內,中國能源對外合作應立足于四大戰略通道布局,在保持已有油氣進口格局的大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油氣合作,特別要加強與俄羅斯、中亞國家的油氣合作,減輕對中東、非洲等風險頻發地區的過度依賴。
其次,加快國內LNG接收站建設力度,確保天然氣進口的“硬件”充足。
目前中國對境外資源的利用通道,陸上主要是中亞、中緬天然氣管道以及未來的中俄天然氣管道,對中東、非洲以及北美的天然氣利用則主要通過LNG貿易形式。當前要緊抓美國向天然氣出口國的轉變,加拿大與中東、非洲國家將亞太作為未來重要天然氣出口目標市場的機遇,在沿海一帶加大LNG接收站的建設,為充分利用海外天然氣資源做準備。
第三,改革國內天然氣價格,為進口天然氣資源提供“軟件”支撐。
目前,中國國內執行的天然氣價格水平偏低,國產氣與進口氣價差較大。由于價格結構不合理、價格形成與調整的機制還不完善,不僅導致國內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氣資源利用不盡合理,還將嚴重影響國外天然氣資源的引進。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推行市場化定價迫在眉睫。
第四,繼續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油氣,重視北美非常規油氣投資。
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公司“走出去”戰略實施已有多年,海外投資取得重要進展,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以及其他企業目前控股、參股的海外油氣項目已遍及全球,資產已有相當規模。伴隨著全球油氣工業形勢的新變化,應繼續鼓勵國內公司到海外投資,特別需要鼓勵企業到北美等頁巖油氣產業發達地區投資。到北美投資頁巖油氣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利用好北美這塊天然的非常規油氣“試驗田”,學習經驗和管理技術,為未來國內頁巖油氣大規模開發做好準備。
第五,修改和完善現行油氣對外合作政策,大力吸引外資開發國內油氣資源。
修改現行陸上海上油氣對外合作開采條例,鼓勵外資來華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特別是要鼓勵外資來華參與煤層氣、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的開采,鞏固國內油氣產業基礎,保證國內油氣儲產量穩定,從根本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中國能源對外合作依然任重道遠,中長期內能源對外合作的重點領域依然是油氣,但合作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漸行漸改。為此,需要在妥善地應對風險的前提下,緊抓國際油氣市場發展機遇,順勢而為,及時調整。
就今后一段時期看,能源合作的重點是油氣,特別是天然氣。鑒于能源對外合作環境復雜多變,一定要在強調立足國內的基礎上,堅持多元發展,多中選優,通過多元化發展舉措化解風險。同時加快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補齊對外合作的短板。在依賴國際油氣市場,實施油氣進口及海外油氣投資策略的同時,應重視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國內油氣資源開發,內外兼顧,這也是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油氣對外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