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的是,筆者當下正在為國家能源數據庫項目四下收集數據資源,這才體會到我國能源數據來源之分散、統計之不完整,更體會到能源規劃制定者制定規劃之不易。反思光伏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變化,形成了這樣的分析邏輯:
規劃的不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歷史數據統計的不到位。光伏發展“十二五”規劃變化之大,是因為歷史數據積累之乏,我國能源發展規劃如果不是最科學的,重要的原因是歷史數據的統計不是最科學的。中國能源報有兩個權威評估項目:“中國能源企業500強”、“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這是兩個嚴謹態度下嚴謹數據的統計結果。人們一定會以為中國人統計中國“500”強自然要容易并準確的多,可是“人們”都錯了,事實是尋找中國企業的統計數據比尋找國外企業難多了。
數據統計的不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重視的不到位。不是觀念的不重視,而是重視結果的不清晰帶來的難以重視。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都知道數據統計的生命攸關,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是對未來最好的預測和防范,但是數據統計與數據分析的脫節難免帶來數據統計意義的淡化。例如筆者所知的一家能源數據統計機構,過去對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都有統計,但是現在部分統計由于不屬熱點產業計而重視不夠。
重視的不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數據利用的不到位。統計的結果是為應用,如果應用的目的和方式不清晰,統計的積極性自然受到重大影響。再提那家能源數據統計機構,積累了大量數據,或因不知如何利用,或因缺少加工分析的能力找到應用,于是出現了一種困境和信息資源浪費:商業利用,自身加工能力有限;免費提供社會,國家支持力度有限。而發達國家許多數據是免費向社會提供的,其經濟價值反應在社會。
可見,實現一國、一企業規劃之科學性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建立一個數據統計、分析、使用的完整的、良性運轉的支持體系。這一體系一日之未完成,我國能源規劃會一日之難免有不理想之處。而這一體系何時得以建立,才是筆者對實現能源發展規劃科學性之困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