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國要實現2020年GDP比2000年“翻兩番”的預期目標,能源消費預期將翻一番,能源供給壓力巨大。華北電力大學相關研究表明,1978年至2005年,我國煤炭、石油、電力的邊際效益平均分別為:0.047、0.025和0.071萬元/噸標準煤,電力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優勢明顯。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我國汽車節能的前瞻性問題與對策研究》中測算,按純電動汽車2015年、2020年、2030年保有量分別達到266萬、1698萬、6859萬輛測算,年可節約石油260.8萬、1664.7萬、6724.5萬噸。另一方面,城市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不僅加劇了對石油的依賴,還會排放大量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目前,以汽車尾氣為主的流動污染源已成為大氣污染主要來源,全世界汽車每年拋向大氣層的二氧化碳約為40億噸,是人類活動排放總量的20%。
電氣化交通采用電力驅動,電力可由各種清潔能源產生,通過實施“以電代油”,不但可以減少交通工具對石油的依賴性,還能節能減排、改善環境。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推進此項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節油潔凈的電氣化交通。加強電動汽車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把城市規劃、區域規劃與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引導和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產業集聚、技術集成、資源集約;制定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的財政和稅收政策,為電動汽車進入社會、進入家庭創造條件,并最終實現電動汽車對傳統燃油燃氣汽車的替代。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在其經營區域內布局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并已初具規模,為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杭州作為示范城市,其純電動汽車單車最高運營里程已突破20萬公里,創下全國換電模式下純電動乘用車商業化運營的新紀錄,為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應用推廣提供了積極示范。此外,還應繼續加快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電動汽車,并努力提高鐵路的電氣化率,保持鐵路在城際交通中的主導地位,加速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效緩解道路堵塞。
二是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為交通電氣化提供電力保障。交通電氣化的加速發展,將會產生大量的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對電網的區域負荷、供電安全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地方政府進一步改善電網建設環境,在輸變電工程立項、征地、動遷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撐,把智能電網建設規劃與電動汽車產業規劃結合起來,在硬件建設、調度、運行、交易、新能源并網等各環節采取多種優惠措施,最終實現電氣化交通和智能電網的有機融合。
三是通過開發與利用新能源促進電力結構低碳化。傳統以石油為動力,以高碳排放、高污染為主要特征的交通能源結構亟須調整,研究表明,石油、天然氣、新能源的碳排放強度系數分別為0.528、0.4435和0。天然氣的碳排放強度雖然低于石油,但也不是能源替代的最佳選擇。應通過大力發展水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全國發電電源中的比例,高效穩定地供應清潔電力,并通過電能替代最終實現交通工具能源的低碳化。
當前,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已達60%,發展交通電氣化勢在必行。作為高效、清潔的二次能源,電力完全可以在交通以及其他終端能源消費領域取代化石能源,未來的交通工具應更環保、更安全,未來的城市交通應遠離石油依賴,努力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作者葉瑞克系浙江工業大學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