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桐鄉全市實施“機器換人”項目234個,累計完成投資53.1億元,已完成年度計劃的61.5%,其中設備投資35.1億元;淘汰落后設備臺數813臺,完成年度目標的73.9%。實施項目數投資總額均位列嘉興第一。
夏日的上午,空氣有些燥熱。中鼎紡織粗紡車間里,環境整潔,秩序井然。12條意大利引進的生產設備正開足馬力生產。“今年公司又提了工資,工作環境也大幅改善,我們越來越有奔頭了。”車間主任呂忠明笑得合不攏嘴。
自2006年起,中鼎紡織借著搬遷新廠址的契機,對企業實施“機器換人”,8年來,累計投資近1億元引進意大利設備,改造粗紡生產線。
對一家傳統紡織企業來說,投入1億元實施“機器換人”,值不值?
公司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機器換人”后,一線車間用工數從90人減少到70人,而員工收入提高了10%。去年一線員工最低工資收入為3.5萬元/年,按90人的用工數計算,企業光這筆開支每年就高達315萬元,如今員工工資提高到3.8萬元/年,按70人的用工數計算,這筆開支降至每年266萬元。
更讓企業欣喜的是,由于設備產能的提高,企業生產能力從年產562噸增長至607噸,新增的45噸產值按去年的銷售價格計算,就為企業新增4000多萬元的銷售額。此外,新設備大幅節約用電量,通過計算,在產量增加的情況下,用電量比以往節約了150萬千瓦時/年,僅電費一項開支,又為企業每年壓縮了100多萬元的成本。
企業家們常根據投資回報來做出抉擇。在桐鄉,隨著一些先行者以“機器換人”贏得企業收益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機器換人”大軍中。
卓怡紡織今年初投入100多萬元在一個車間試點引進精梳棉前道生產設備。車間用工數從原來的10人銳減至2人,隨著設備帶來的全封閉式操作,企業生產也變得更加安全。“僅按用工數計算,我兩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且操作起來更安全,不用再為員工發生工傷而犯難。”嘗到甜頭的公司負責人趙愛榮表示,接下來,公司還將對另外兩個紡織車間實施“機器換人”。
桐鄉的引導政策,將當地眾多企業“扶上馬”,“催化”他們加入到“機器換人”隊伍中去。今年初以來,桐鄉通過制定行動方案、建立工作機制、主抓項目建設等方式,建立“機器換人”項目信息庫,并制定《桐鄉市2014年度“機器換人”“1345”實施方案》,明確了年度目標。計劃通過本年度“機器換人”工作,實施“機器換人”項目300項、減少用工1萬人、開展“機器換人”“1111”4大類示范創建、完成設備投資50億元。
在“機器換人”的浪潮下,桐鄉企業開創了用工有減少、企業增效益、員工提工資的三贏局面,利潤保持穩步增長。上半年,桐鄉規上工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1.7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利稅總額42.2億元,同比增長39.7%,其中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52.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涉及的30個行業大類中有28個行業實現了盈利,主導行業中化纖、紡織、建材業和皮革皮草利潤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