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熱正在經歷一場產業變革,標志性的信號是傳統的產業邊界正在被打破,太陽能龍頭企業正在向熱能、熱電以及多能源復合供應商轉型和拓界。隨著我國智慧電網、西電東送等政策的落實,相信杭州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用上由杭州制造來自青海的太陽能熱電了。
日前,由總部位于杭州的中控集團投產的德令哈50MW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工程正式并網發電,標志我國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向應用化、商業化的運行邁出了第一步,填補了我國沒有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空白。
“太陽能熱發電是比光伏發電更加適合大規模發電的新技術。”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金建祥說。
與“糾結”的太陽能光伏不同,太陽能光熱的發展雖然光環很少,但卻發展平穩。數據顯示,經過近十年高速發展,中國光熱年產值已達上千億元,太陽能集熱器年產量超4200萬平方米,占全世界的70%以上。來自國家工信部的報告指出,中高溫熱能、高溫熱電領域以萬億元為單位的產業規模有待開發。
太陽能熱發電VS光伏發電
太陽能光熱由于高倍聚光效率,其光電轉換效率更高,能到達20%以上,同時太陽能熱發電可以長時間儲熱,從而實現高品質、不間斷連續發電,電網友好度遠優于光伏、風電等能源。
可儲能、可調峰、能實現連續發電、大規模發電時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開發過程中無二次污染、電能質量優良、可直接無障礙并網等,太陽能熱發電這些優勢都可讓光伏行業難以望其項背。
然而,為何與光伏行業有聲有色、朝氣蓬勃相比,太陽能熱發電行業卻一直默默無聞?業內人士表示,光伏屬于半導體行業,熱發電屬于傳統工業領域,這種差異將導致兩個行業發展的差別。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孟憲淦說,阻礙我國光熱發展最為顯著的挑戰是現階段國內尚無成熟的、適用于大規模推廣的本土化光熱發電技術,也沒有商業化太陽能發電站整套系統集成和運行的經驗。
技術革新改變了這一傳統經驗。
“中控與太陽能鍋爐、杭州汽輪機集團合資成立了中控太陽能公司,并且投資2.1個億在青海德令哈建設了我國首座50M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目前已經順利發電,這證明這個項目核心技術是具有可行性的,已經得到了實際驗證。”金建祥表示。
與此同時,金建祥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內太陽能熱發電電站造價在18000-25000元/kW,而杭州太陽能熱發電企業通過多年來的技術創新及集成制造已將造價控制在15000元/kW之內。
杭州太陽能熱發電裝備研發及制造基地的建成將促進研發成果快速轉換及產業化大規模制造,在3-5年內如果能實現100萬千瓦的規模,其造價就能下降到10000元/kW以內,形成規模效益,也有可能形成主流發電產業。
杭州走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前列
“我們在爭取國家相關政策扶持,希望得到電價的補貼,在太陽能熱發電形成規模效應后,企業的這個項目就能順利存活。”金建祥如是說。
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說,雖然關鍵技術上已經開始突破,但是生產能力建設還得看市場。但是隨著產能的逐漸增長,相關的標準、規范及檢測能力建設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不過,引發市場關注的是,熱發電對質量要求很高,不僅有性能的要求,安全性同樣是個嚴峻的挑戰,因為在高溫高壓下如果出現問題造成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其他太陽能產品。
“雖然發電站在青海,但是杭州卻是唯一具備完整太陽熱能發電產業鏈的城市。”中控技術公司副總裁黃文君說。
在黃文君看來,杭州具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杭州市裝備制造業基礎厚實,上下游產業配套成熟。杭州擁有制造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裝備如太陽能鏡場及控制系統、太陽能鍋爐、汽輪機等國內領先的骨干企業。
擁有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的杭州具有良好的人才基礎,同時,杭州市政府制定了各種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創造了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圍。
最為企業所看重的是,杭州的投資創業環境同樣十分優越,這有利于戰略性新能源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因此杭州具備成為太陽能熱發電裝備研發及制造基地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無疑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項目,”杭州市經信委高新處處長王明興表示,“杭州擁有太陽能熱發電的完整產業鏈,如果太陽能熱發電的相關產業能在杭州大力發展,無疑能促進杭州的產業轉型。而且,隨著我國智慧電網、西電東送等政策的落實,相信杭州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用上由杭州制造來自青海的太陽能熱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