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引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在業界質疑3D打印的應用前景之際,昨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聯手主辦的“新工業革命與增材制造”國際研討會上,傳出對3D打印的力挺之聲。與會代表在發言時指出,3D打印應用領域量大面廣,或將引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會上表示:“近來,國際社會對新工業革命的觀點各有不同,但較為一致的看法是信息技術和制造業進行融合,加上新材料(行情專區)、新能源等技術的重大突破,將引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蘇波指出,“增材制造、能源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不斷推動制造業向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務化轉型。”
目前,中國的3D打印產業正蓬勃發展。技術方面,目前,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也相繼研發出多種系列的3D打印機,部分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技術的支撐下,3D打印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醫學領域。上海交通大學數字醫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成燾指出,“三維打印模型提供了患體豐富的信息。過去大家看病,不知道病人肚子里是什么東西,有了X光機就可以知道清晰的二維信息,有了CT和磁共振形成了準三維的信息。到了三維打印模型方面,實現了一個提升,在醫生動手術前,就可以精確地看到1比1的骨骼模型。”
王成燾認為,3D打印技術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推動21世紀醫療的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和遠程化重要的基礎支撐。
不過,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對3D打印技術的看法卻完全相反。據媒體報道,郭臺銘稱3D打印只是噱頭,如果真的能顛覆產業,“那我的”郭“字倒過來寫。”
據報道,郭臺銘表示,3D打印絕不等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噱頭而已。3D打印技術發展很久了,鴻海30年前就在使用。他不看好的原因是,此項技術無法大量生產用于商業用途,不具有商業價值。比如,3D打印可以制造出電話,但只能看不能用。
郭臺銘的觀點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有業內人士甚至稱,郭臺銘的言論代表了大規模制造企業對3D打印的一種務實態度。
海外市場,在美英等國,3D打印技術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由于3D打印制品能實現產品的自然無縫連接,從而達到傳統制造方法遠不可及的結構穩固性和連接強度,已成為國外研究空間飛行器的關鍵技術。
3D打印技術市場廣闊中國制造面臨產業升級
科技改變生活,眼下人氣最旺的新科技項目,當屬3D打印技術。從商業化到民用級上,中國3D打印市場處于產業化起步階段,但前景遼闊。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近日指出,我國將在3年內正式啟動至少10個3D打印創新中心,發展500家傳統企業進入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3年內有望實現上百億元產值。這也為國內廠商在投資領域中提供了新契機。
行業變革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給企業同時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3D打印技術對中國制造業的沖擊和影響不言而喻,將在未來從根本上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和技術慣例。可以預見,中國傳統制造業正面臨新舊科技交替浪潮中。
3D打印技術前景可期
最初的3D打印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它發端于美國軍方的快速成形技術,學名稱作“增材制造”,是通過電腦創建的三維設計圖將材料(行情專區)分層“打印”疊加,最終整體成形。可以說,如果“捏泥人”或“雕刻”是傳統制造方法,那么以一塊塊磚壘砌高樓大廈的過程則是3D打印,3D打印省去了冗長而昂貴的模具制造過程,它直接受控于電腦三維設計圖形,能夠制造出傳統方法無法企及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