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非洲比亞洲更有希望,那里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多數國家原是殖民地,可以拷貝發達國家的體制。但近半個世紀過去,許多非洲國家還是原地踏步,有些地方的產業結構甚至出現倒退。南非政治評論家莫列齊·姆貝基感嘆,非洲的一切是“從充滿希望的開始到瀕臨崩潰”,他曾詰問:為什么資本主義需要改變?
林毅夫在世行任上,正是沖此詰問而去。他希望在非洲播種希望,找到一條后發國家的繁榮之路。
“中國的制造業面臨升級,一些企業到非洲發展前景廣闊。”他再次談起“領頭龍模式”,認為非洲的要素稟賦符合承接來自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發達國家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把希望的火種傳播給世界各地愿意接受火種的人。他堅信,繁榮求索之路在非洲等最不發達國家將越走越寬。
非洲實驗:踐行“領頭龍模式”理論
不久前,林毅夫又到了東莞華堅公司。這是他踐行“領頭龍模式”理論的一個實驗。
這家制鞋企業自2011年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很快成為當地知名企業。“華堅的實踐也證明中國傳統制造業諸如紡織、鞋帽、眼鏡等向非洲轉移的經濟合理性。”林毅夫說。
這要從他任職世界銀行說起。林毅夫引導世行專家們研究中國、埃塞俄比亞、越南等國家制鞋業成本與生產率,考察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現狀。2011年3月,他向時任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分析了其皮革制鞋業的比較優勢:這個國家以牛羊放牧為主,盛產皮革。他建議梅萊斯到中國針對皮革與制鞋業招商。
2011年8月,梅萊斯利用來華出席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的機會,邀請一批中國企業家到埃塞俄比亞考察。應邀訪問的華堅公司負責人在三個月后,即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郊區“東方工業園”投產,招募幾十名當地員工到中國培訓。不久,華堅生產的皮鞋裝進了運往美國的集裝箱。如今,華堅已成為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出口企業,當地皮革品出口增長57%。
今年3月,林毅夫帶領中國考察團再到華堅的埃塞俄比亞基地參觀,公司已經雇傭了1600人,每天為GUESS等國際品牌貼牌生產幾千雙鞋。“加工貿易類制造業逐漸向非洲低收入國家轉移是有空間的。”林毅夫說。
這是林毅夫在世行工作四年的一個縮影。那幾年,他足跡遍布非洲、拉丁美洲、南亞等60多個發展中國家,去得最多的就是非洲——四年去了14次。
林毅夫發現,非洲仍有大約14億人餓著肚子入睡,還有超過六分之一的人口在貧困中掙扎。如何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成為他在世行思考最多的問題。
林毅夫意識到,產業升級提高了中國的工資水平,推動中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更密集的產業轉型升級。這些產業將裁減勞動力,從而為工資水平較低國家啟動勞動密集型工業化進程帶來機遇,這一進程就是他提及的“領頭龍模式”。
有學者對勞動密集型產業“走向非洲”提出質疑:中國制造業產能選擇非洲的環境風險如何克服?非洲的基礎設施能否承接中國制造業遷徙?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仍然缺失建立制造業基地的基本要素,包括金融資本、創業技能、同全球市場的聯系等等。
林毅夫不擔心,這是他主張實施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用意所在。他曾撰文提出,對這些國家而言,外國直接投資是一劑靈丹妙藥。創業技能和投資資本缺乏一直是低收入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首要制約因素。如能獲得外國直接投資,該地區將克服上述制約因素發揮“領頭龍”作用,為參與全球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創造條件。
為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了建議中國企業“走進非洲”、鼓勵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投資非洲的提案,獲得意料之外的高度關注。
新視角看非洲
事實上,林毅夫的發展經濟學觀點在非洲頗有市場,其理論正通過金磚五國創建的南南銀行付諸實踐。一位非洲學者評價:“他總能帶來希望。”這種思路也促使世行對以往的援助進行反思:一群來自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研究出一個源于發達國家的最優方案,輸出給發展中國家,這種方案未必適合當地實際。林毅夫則推動世界銀行用一種新的眼光看待非洲,重構援助策略。時任世行行長佐利克曾評價,“他給世行留下了嶄新的理念、視角和挑戰。”
林毅夫多次強調實證檢驗,他看到中國經濟學界比較普遍的缺陷是經驗實證研究不足。對經濟學家來說,養成經驗實證的習慣是對理論發展做出貢獻的一個重要素質。因此從世行歸來后,他辭掉了大多數的社會職務,除了在北大教學,他愿意花更多時間到各地調研,希望掌握制造業的一線情況,并為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牽線搭橋。
隨著到非洲等貧窮國家的機會增多,他對減貧和發展有了新的思考。他看到,對于陷入困境的中等收入國家,世行此前開出的藥方帶來更多問題。他對流行已久的“華盛頓共識”深表質疑:發展中國家要擺脫貧困,是否必須推行與發達國家一樣的體制,即實施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
他為此回顧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各國的發展歷程,探索并嘗試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方法通常來自想象,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他發現,經濟發展是一個持續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過程,這取決于一個國家如何利用和整合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本和基礎設施。要識別并扶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同時認識到市場自我調節的能力,從而削弱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促進企業繁榮發展,并引領產業升級。(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