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的發布會上,光伏企業律師代表、英利綠色能源法務總監樊振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自去年歐洲光伏產業聯盟(EUProSun)向歐委會提起反傾銷立案申請以來,中國光伏企業始終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對歐盟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對《環球時報》說,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已走出低谷,未來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任何水平的懲罰性關稅,都將不利于正處于調整期的中國光伏行業健康發展。面對歐盟的動作,英利有三招應對。第一就是,配合機電商會的談判,想辦法繼續磋商,第二,英利去年9月已開始把歐洲所有太陽能平價上網的受益方集合起來,給政府傳遞信息;第三就是在商業上做出最壞的打算,把廠子搬到除中國以外的勞動力成本相對便宜的地區,“沒有其他方法了,這是唯一的路”。
而歐洲方面,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22日發給《環球時報》記者的信息顯示,目前其支持成員已增至530家,代表歐盟6萬個工作崗位和209億歐元的銷售額。所有這些企業都反對向中國產光伏產品征稅。“主張征稅的歐洲光伏產業聯盟只有區區45家會員,而且還不敢透露名字。”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新聞發言人邁鮑姆對《環球時報》表示,加入AFASE會員的歐盟企業數目迅速增加,表明越來越多企業擔心征稅將導致嚴重后果,推高太陽能光伏組件價格,壓縮需求并導致大量失業。歐洲光伏產業聯盟聲稱征稅會創造就業,但歐洲光伏企業的絕大多數都反對該立場,而且沒有科學證據來支持歐洲光伏產業聯盟的說法。瑞士獨立研究所Prognos的研究報告是目前唯一一份分析征稅對歐盟光伏市場影響的報告。報告稱,一旦征收懲罰性關稅,最嚴重情況下歐盟將有24萬人失業,造成270多億歐元損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2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與歐盟的光伏糾紛以及對華為等中國電信企業的調查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貿易問題,背后深層次的是歐盟想從政治和戰略上遏制中國。另有觀點認為,對中國“雙反”是為了換取中國更大程度上開放市場。路透社22日也稱,歐盟監管方威脅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和電信設備征稅,但同時,布魯塞爾方面也拿貿易協議來吸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