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良精集團董事長余勝者對此似乎并不太擔心,因為他已有新的應對之策:今年3月,良精集團有限公司屋頂光伏電站側并網系統開始發電,可以解決部分用電需求。
除了良精集團,永嘉縣遠洋鑄業有限公司、永嘉縣大洋鑄造有限公司屋頂光伏電站也正在建設中。而就在上個月,作為我國東部高校中最大的光伏電站,溫州醫學院光伏電站正式揭牌。
與此同時,我市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正在申報中,若獲批,示范項目將可獲得發電資金補助。
分布式光伏發電正在我市悄然興起。
光伏發電曬曬太陽就能“賺錢”
5月2日上午,天氣晴朗。良精集團有限公司一棟廠房的樓頂,占地600平方米的藍色多晶硅光能發電板,一排排“仰望”太陽,靜靜地“吮吸”著太陽的能量,并將其轉換成電能。
這里產生的是直流電,傳輸到樓下交直流轉換裝置后,變成交流電并入公司電網,供車間生產、辦公照明等使用。通過設置,光伏電能在公司電路系統中具有優先被使用權。電量不夠用再從國家電網獲取電能補充。
“屋頂太陽能發電環保,一次投入長期使用,不占用土地資源,優點很多,而且可以緩解用電高峰的缺電問題。”余勝者對屋頂光伏發電十分看好。公司現有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78.96千瓦,總投資90萬元。
從3月4日并網發電到日前大約兩個月時間,設備運行十分穩定,已累計發電1.2萬千瓦時,占當期公司總用電量18%。最高一天發電368千瓦時,通常一天發電200千瓦時。
按工業用電白天每千瓦時近1元的價格計算,兩個月來光伏發電為良精集團省下了1.2萬元電費。根據永嘉縣氣象局統計的去年日照時間1528.4小時計算,良精集團屋頂光伏發電一年可產生電量約12萬千瓦時,即可以省下12萬元。
發展勢頭十余家單位率先嘗鮮
近幾年公路、海島、醫院、工業區等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的案例日益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有十余家企事業單位建設了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甌北的球豹閥門有限公司,是永嘉縣屋頂光伏發電的第一個“吃螃蟹”者。該公司發電裝機容量50.4千瓦,總投資138萬元,2012年4月份正式并網運行,到目前已累計發電4.93萬千瓦時,日均發電117.4千瓦時。公司車間經理任根權介紹,建了屋頂發電之后,公司既節省了電費又減少排放,經濟、環境效益雙收獲。有了甌北廠區的發電經驗,公司還將計劃在其他地方廠區推廣。
上月26日,溫州醫學院光伏電站揭牌,成為我國東部高校中最大的光伏電站。該校茶山校區的同德樓、同仁樓、同濟樓三幢樓宇的閑置屋頂,約7454平方米的面積上安裝了光伏發電組件。學校基建處負責人朱曉東介紹,光伏電站于去年9月6日正式并網運行發電,今年3月通過驗收,使用壽命為25年,年均發電量約為65萬千瓦時(度),占該校茶山校區日常用電需求量的8.5%。
良精集團既是屋頂光伏發電的使用者,也是多晶硅太陽能發電組件的生產商和市場推廣者。董事長余勝者透露,他們已經與我市7家企業簽訂了屋頂租賃協議,借用這些企業的屋頂建設光伏發電設施,生產的電能賣給出租屋頂的公司或者國家電網。如果出租屋頂的公司愿意,還可以收購自己屋頂的光伏發電設施。
待解瓶頸投資大而回本周期長
全市標準廠房多、地理光照充足、本土光伏產業鏈條已較完備……都是發展屋頂光伏發電的優勢。屋頂光伏發電在我市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不過,現實推廣中也有不少發展瓶頸制約著產業發展。
投資回報無疑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光伏發電,動輒投資百萬元,一年才產出幾萬元的效益,多少年才能回本?
球豹閥門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年前他們投資138萬元建成了裝機容量50.4千瓦的發電系統,一年來累計發電量4.93萬千瓦時,相當于產出效益近5萬元。如此算來,回報周期為27年左右,著實令人望而卻步。
不過短短一年后,良精集團的投資回報率明顯提高。該公司屋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8.96千瓦,總投資90萬元。按一年產出電量12萬千瓦時計算,即產生經濟效益約12萬元,回報周期大約為7年。
“短短一年時間產生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一年間造價成本的降低。”余勝者稱,2010年光伏發電一千瓦時電的造價成本為2元,而現在只需0.9元,降低了一半。
如果有國家政策支持,假設發電一千瓦時補貼0.5元,等于企業發電一千瓦時可以得到1.5元的經濟效益(白天工業用電每千瓦時近1元售價+0.5元補貼)。球豹集團的回報周期將縮短至18.5年;良精集團的回報周期將縮短至5年。
不過企業紛紛表示,目前尚無并網電價補貼的具體細則。如果投資成本巨大但產出效益偏低的矛盾沒能解決,將削弱企業屋頂光伏發電的積極性。
利好政策示范項目有望獲補貼
相對于大規模光伏發電站,安裝在家庭、工廠屋頂上,自發自用,多余電量再上傳電網的發電模式被稱為“分布式”發電,正日益得到國家重視。
去年1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5條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包括著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單位、社區和家庭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系統,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等內容。
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補貼辦法,示范區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包括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部分,都可獲得相應補貼。
再從本土發展戰略講,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低碳城市,今年啟動了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推廣工作。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溫州市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申報有望近期獲批。國家能源局擬定溫州2013年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規模為1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2015年為20萬千瓦裝機容量,列入這個范疇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可獲得發電補貼。
日前,市政府還就推廣應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進行了專題研究,要求各部門加強政策銜接,用足用透相關支持政策,讓投資方以最低的投入及早產生收益。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開發,建立正向補貼和反向倒逼兩套機制,大力推進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同時,政府將做好統一規劃、分類試點、分步推進。(記者 林乃鵬 通訊員 林琴梅 葉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