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繼國家電網公司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單位個人不但能用分布式電源給自家供電,還可將用不完的電賣給電網后,已有數十位居民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嘗試“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個人發電模式。但在試驗一段時間后,個人發電的問題也隨即浮出水面:立項審批耗時長耗費大、盈利周期太長、組件貴成本高等,都是困擾著這些居民的問題。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時提出了解決的建議和辦法。
已經嘗試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用戶反映項目審批程序太麻煩,整個項目通過至少得花費數十萬元,耗時也較長。您認為,國家在立項審批方面是否有簡化的必要?
曾少軍:按照《意見》規定,個人發電要想接入電網是必須立項審批的。立項審批環節如果需花費幾十萬,對個人來說肯定是不現實的,幾乎不可能。所以要想把個人發電的問題解決好,程序上必須簡化。其實,立項審批的本意是擔心發電項目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較大影響,像針對學校、醫院、工廠這種規模化的發電工程當然需要立項審批。但針對個人發電,我認為可以適當簡化。
并且按照個人發電的現有政策,個人投資的回報期確實比較長。在德國,一個小型的屋頂太陽能發電投資回收周期一般是25年,15年收回投資,剩下10年是純獲利的。這樣一來,居民一算賬,覺得自己合算當然就投資了。而我們現在的狀態就像好不容易修了很長的地鐵,離公交車站還差1公里不修了。其實差的這1公里就是政策需要解決的。
從目前來看,參與個人發電的居民數量還較少,也普遍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那么這種模式能大范圍普及嗎?
曾少軍:如果程序簡化了,政策到位了,你試想,中國的“個人”有多少?絕對是無限量的。遠遠會大于工廠、公共設施等的數量,這個潛力可以進行無限量地開發。
既然有如此大的潛力,那么何時能形成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并在全國普及開來?
曾少軍:首先,目前我們光伏組件的價格對于個人來說還是偏高,要想讓居民在這方面有很好的回報預期暫時還做不到,所以現在居民所做的嘗試都是試探性的,不是基于理性的成本回報的考慮。目前除了整個光伏業界需要努力將組件價格降下來之外,最關鍵的是要把分散式的個人發電組織起來,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形成商業模式,再進行適當的復制,才能最終在全國推廣開來。
已經嘗試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用戶反映項目審批程序太麻煩,整個項目通過至少得花費數十萬元,耗時也較長。您認為,國家在立項審批方面是否有簡化的必要?
曾少軍:按照《意見》規定,個人發電要想接入電網是必須立項審批的。立項審批環節如果需花費幾十萬,對個人來說肯定是不現實的,幾乎不可能。所以要想把個人發電的問題解決好,程序上必須簡化。其實,立項審批的本意是擔心發電項目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較大影響,像針對學校、醫院、工廠這種規模化的發電工程當然需要立項審批。但針對個人發電,我認為可以適當簡化。
并且按照個人發電的現有政策,個人投資的回報期確實比較長。在德國,一個小型的屋頂太陽能發電投資回收周期一般是25年,15年收回投資,剩下10年是純獲利的。這樣一來,居民一算賬,覺得自己合算當然就投資了。而我們現在的狀態就像好不容易修了很長的地鐵,離公交車站還差1公里不修了。其實差的這1公里就是政策需要解決的。
從目前來看,參與個人發電的居民數量還較少,也普遍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那么這種模式能大范圍普及嗎?
曾少軍:如果程序簡化了,政策到位了,你試想,中國的“個人”有多少?絕對是無限量的。遠遠會大于工廠、公共設施等的數量,這個潛力可以進行無限量地開發。
既然有如此大的潛力,那么何時能形成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并在全國普及開來?
曾少軍:首先,目前我們光伏組件的價格對于個人來說還是偏高,要想讓居民在這方面有很好的回報預期暫時還做不到,所以現在居民所做的嘗試都是試探性的,不是基于理性的成本回報的考慮。目前除了整個光伏業界需要努力將組件價格降下來之外,最關鍵的是要把分散式的個人發電組織起來,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形成商業模式,再進行適當的復制,才能最終在全國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