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該走什么路?兩會上,政協委員就此話題展開激烈討論。
重“量”莫如重“質”
自2010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然而,產業發展中不同程度存在發展質量良莠不齊、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不足等突出問題。
民革中央提案認為,其具體表現:一是產業規模界定不清,產業概念弱小散亂;二是資金扎堆后端制造環節,新興產業低端化,重復建設迅速導致產能過剩;三是技術創新投入有限,商業模式模仿嚴重,發展后勁不足;四是政府補貼發放和監管不到位,引發企業尋租和弄虛作假,項目實效大打折扣。
據此,民革中央認為,我國必須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實效。
一是促進有條件的產業或子行業盡快完成產業整合和國際化發展。切實解決機制體制障礙,盡快促進關鍵產業或子行業完成產業整合,在整體上提升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對太陽能光伏、LED半導體照明等有廣闊發展前景但同質化生產能力過剩的行業,應研究制定并購促進等支持辦法,推動重點企業的并購重組、整合產能;盡快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變光伏大國為光伏應用大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企業的國際化水平,從而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和扎堆國內市場帶來的壓力。
二是完善機制,下決心解決“一哄而上”和“無序上馬”的問題。要切實提高地方政府的產業發展規劃質量,避免因商業模式雷同而陷入新一輪的惡性競爭;地方政府應盡量把工作重點放在機制體制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培育上來;要重視直接融資的重要性,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三是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培育產業鏈和創新體系。要特別關注源頭型研發力量的新成長點,對從事原創性研究且運行機制較市場化、具有核心科研優勢和市場前景的研發機構和研發團隊應給予高度關注,集中力量重點投入。
四是政府補貼要有所側重,并適時開展政策評估。
3D打印須避免投資過度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志彪表示,對3D打印產業這個正在興起的成長產業,一定要吸取過去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過去的經驗教訓證明,一旦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某個或某幾個熱點新興產業吸引,那么必然造成投資過度、產能過剩和盲目重復競爭。
為此,劉志彪建議: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政策,不能僅明確扶持的產業門類,更要鮮明地指出政府不鼓勵發展什么,門檻在哪里,以及嚴格限制發展什么。如為了避免走前一輪新興產業發展中加工環節過度膨脹、無序競爭的老路,不僅要明確扶持設備研發和裝備業,更要明確為一般性加工環節的制造企業制定進入門檻。我國光伏行業的困難,除了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企業主要集中于太陽能產品的加工環節,大量購買資本密集的國外專用設備擴張產能,國外設備廠商賺走了行業景氣階段的主要利潤。3D打印產業的發展,要堅持支持投資于產業鏈上的核心產品。如果全靠購買國外設備低端加工,將沒有任何前途。
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主要依靠內需。只有建立在內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真正的自主技術創新。3D打印機一定意義上屬于“廣泛”的裝備制造業,可以參考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支持思路,重點對消費者、使用者和對采購企業進行政府補貼和增值稅抵扣。當前,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方面已經成為3D打印機的先導性應用市場。對這類使用者在政府采購上要給予傾斜支持。
三是致力于搶占新興產業的研發等產業鏈的高端,避免過多企業集中于低端、“制造”當中只會“造”不會“制”。從產業鏈看,可以考慮在戰略上將3D打印機這一核心技術分類為信息技術、精密機械、材料科學等,針對其中的若干重點企業給予支持,鼓勵其盡早占領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四是優惠政策要重點向研發環節傾斜,避免以產能規模為標準進行支持的思維慣性。指導3D打印技術率先突破需要有充分的預見性,要集中力量支持具有研發突破潛質的企業,讓其參與國際優秀科技資源的競爭,在國際范圍內形成龍頭企業。為此要使優惠政策集聚在研發關鍵環節而不是產能爆發環節,堅決避免GDP思維和所有權思維,避免按照公有化程度、企業產能規模等非技術和效率標準制定優惠政策的傾向。
五要從產業特性引導行業成長,避免行政主體驅動的投資發展。既要避免將這個行業做成形象工程,也要避免“圈地規劃”一哄而上。3D打印機的發展方向主要就是兩個,一個就是高附加值的核心“打印機”裝備類產品,另一個就是特種耗材類的新材料。從市場結構特征來看,現在正處于行業創新的活躍期,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能發展起來的企業也應該只有幾家。為此要避免各行政區域內政府競相上馬,過度競爭。重點在若干產業鏈環節支持幾家團隊實力強、研發基礎扎實的企業作為發展這個產業的先導。
六是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改造。3D打印機突破專用設備制造的范疇,能夠使很多制造業產品不再需要專用化設備,同時,制造模式能夠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制造業的“個性化定制”、“柔性定制”將更接近現實。模具行業、機械制造行業等傳統制造業都將面臨重大變化,在這些行業比重比較大的地區,應當研究3D打印機應用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加大傳統行業與3D打印產業的融合。
稅收扶持要給力
全國政協委員張波表示,稅收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應當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使之成為推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的增長點。但是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達不到國家大力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目的,存在針對性不強、政策過于籠統、優惠力度不夠等問題。
他舉例說,現行政策對軟件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軟件產品,增值稅負超3%部分即征即退;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實行了定期減免和優惠稅率相結合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但是這些政策都不是單獨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的,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只能在現行優惠政策中選擇適合自身的某項或者某幾項政策使用,有的企業甚至無從選擇。
因此,張波建議:一是減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值稅負擔。建議比照國家關于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自行開發的產品,增值稅負超過3%的部分給予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對于企業致力于提高自主研發水平而進口國外先進設備、開發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相關配套零件,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和進口關稅。二是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稅收優惠目錄,并出臺定期減免及優惠稅率等所得稅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期滿后,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三是鼓勵企業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惠政策。
重“量”莫如重“質”
自2010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然而,產業發展中不同程度存在發展質量良莠不齊、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不足等突出問題。
民革中央提案認為,其具體表現:一是產業規模界定不清,產業概念弱小散亂;二是資金扎堆后端制造環節,新興產業低端化,重復建設迅速導致產能過剩;三是技術創新投入有限,商業模式模仿嚴重,發展后勁不足;四是政府補貼發放和監管不到位,引發企業尋租和弄虛作假,項目實效大打折扣。
據此,民革中央認為,我國必須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實效。
一是促進有條件的產業或子行業盡快完成產業整合和國際化發展。切實解決機制體制障礙,盡快促進關鍵產業或子行業完成產業整合,在整體上提升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對太陽能光伏、LED半導體照明等有廣闊發展前景但同質化生產能力過剩的行業,應研究制定并購促進等支持辦法,推動重點企業的并購重組、整合產能;盡快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變光伏大國為光伏應用大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企業的國際化水平,從而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和扎堆國內市場帶來的壓力。
二是完善機制,下決心解決“一哄而上”和“無序上馬”的問題。要切實提高地方政府的產業發展規劃質量,避免因商業模式雷同而陷入新一輪的惡性競爭;地方政府應盡量把工作重點放在機制體制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培育上來;要重視直接融資的重要性,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三是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培育產業鏈和創新體系。要特別關注源頭型研發力量的新成長點,對從事原創性研究且運行機制較市場化、具有核心科研優勢和市場前景的研發機構和研發團隊應給予高度關注,集中力量重點投入。
四是政府補貼要有所側重,并適時開展政策評估。
3D打印須避免投資過度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志彪表示,對3D打印產業這個正在興起的成長產業,一定要吸取過去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過去的經驗教訓證明,一旦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某個或某幾個熱點新興產業吸引,那么必然造成投資過度、產能過剩和盲目重復競爭。
為此,劉志彪建議: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政策,不能僅明確扶持的產業門類,更要鮮明地指出政府不鼓勵發展什么,門檻在哪里,以及嚴格限制發展什么。如為了避免走前一輪新興產業發展中加工環節過度膨脹、無序競爭的老路,不僅要明確扶持設備研發和裝備業,更要明確為一般性加工環節的制造企業制定進入門檻。我國光伏行業的困難,除了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企業主要集中于太陽能產品的加工環節,大量購買資本密集的國外專用設備擴張產能,國外設備廠商賺走了行業景氣階段的主要利潤。3D打印產業的發展,要堅持支持投資于產業鏈上的核心產品。如果全靠購買國外設備低端加工,將沒有任何前途。
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主要依靠內需。只有建立在內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真正的自主技術創新。3D打印機一定意義上屬于“廣泛”的裝備制造業,可以參考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支持思路,重點對消費者、使用者和對采購企業進行政府補貼和增值稅抵扣。當前,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方面已經成為3D打印機的先導性應用市場。對這類使用者在政府采購上要給予傾斜支持。
三是致力于搶占新興產業的研發等產業鏈的高端,避免過多企業集中于低端、“制造”當中只會“造”不會“制”。從產業鏈看,可以考慮在戰略上將3D打印機這一核心技術分類為信息技術、精密機械、材料科學等,針對其中的若干重點企業給予支持,鼓勵其盡早占領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四是優惠政策要重點向研發環節傾斜,避免以產能規模為標準進行支持的思維慣性。指導3D打印技術率先突破需要有充分的預見性,要集中力量支持具有研發突破潛質的企業,讓其參與國際優秀科技資源的競爭,在國際范圍內形成龍頭企業。為此要使優惠政策集聚在研發關鍵環節而不是產能爆發環節,堅決避免GDP思維和所有權思維,避免按照公有化程度、企業產能規模等非技術和效率標準制定優惠政策的傾向。
五要從產業特性引導行業成長,避免行政主體驅動的投資發展。既要避免將這個行業做成形象工程,也要避免“圈地規劃”一哄而上。3D打印機的發展方向主要就是兩個,一個就是高附加值的核心“打印機”裝備類產品,另一個就是特種耗材類的新材料。從市場結構特征來看,現在正處于行業創新的活躍期,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能發展起來的企業也應該只有幾家。為此要避免各行政區域內政府競相上馬,過度競爭。重點在若干產業鏈環節支持幾家團隊實力強、研發基礎扎實的企業作為發展這個產業的先導。
六是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改造。3D打印機突破專用設備制造的范疇,能夠使很多制造業產品不再需要專用化設備,同時,制造模式能夠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制造業的“個性化定制”、“柔性定制”將更接近現實。模具行業、機械制造行業等傳統制造業都將面臨重大變化,在這些行業比重比較大的地區,應當研究3D打印機應用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加大傳統行業與3D打印產業的融合。
稅收扶持要給力
全國政協委員張波表示,稅收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應當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使之成為推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的增長點。但是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達不到國家大力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目的,存在針對性不強、政策過于籠統、優惠力度不夠等問題。
他舉例說,現行政策對軟件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軟件產品,增值稅負超3%部分即征即退;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實行了定期減免和優惠稅率相結合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但是這些政策都不是單獨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的,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只能在現行優惠政策中選擇適合自身的某項或者某幾項政策使用,有的企業甚至無從選擇。
因此,張波建議:一是減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值稅負擔。建議比照國家關于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自行開發的產品,增值稅負超過3%的部分給予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對于企業致力于提高自主研發水平而進口國外先進設備、開發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相關配套零件,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和進口關稅。二是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稅收優惠目錄,并出臺定期減免及優惠稅率等所得稅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期滿后,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三是鼓勵企業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