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廠商萬向集團已經在競購美國電池廠商A123中獲勝,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中聯重科并購整合CIFA、徐工控股德國施維英集團……2012年,對中國制造業龍頭企業來說,又是“走出去”的一年。
據投中集團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并購市場宣布交易案例數量達3555起,較2011年下降23%;披露交易規模3077.9億美元,環比上升37%,達近6年最高值。
雖然,我國工業企業“走出去”仍處于初級階段,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等能源資源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但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潛力逐漸顯現。
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多關注的是核心技術和資本(風險)管控能力,在這方面已經有出色的表現。同時,更進一步從長遠來看,如何實現本地化,正在日益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并站得穩的關鍵因素。
京東方:“走出去”打通產業鏈
2003年1月,京東方成功收購了韓國現代半導體株式會社屬下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業務的全部資產,耗資3.8億美元。這是京東方“走出去”的開始,也是當時國內上市公司最大的一起高科技產業海外收購案。
短短十年時間,京東方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走出去”。2012年,京東方產品的市場份額整體進入全球前五名,其中,中大尺寸產品市場份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居全球第五;中小尺寸的產品份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4%,居全球第四。目前整個產業規模在全球處在第六位,韓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美國都有京東方的市場機構和研發機構,用京東方集團總裁陳炎順的話說,是真正實現了全球化運營。
據陳炎順介紹,京東方以收購海外核心技術為核心,不僅要“走出去”,而且要“拿回來”、自主創新,再“打出去”。這一切是以扎根國內、消化技術、自主創新、全球化運營、拉動配套、促進經濟發展這條思路來實現的。
據了解,去年京東方所申請的專*超過2500項,能夠使用的專*超過9000多項。還參與并制定了顯示領域的國際行業標準兩項。陳炎順表示,京東方在這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上有了很強的自主創新力量,這也是通過“走出去”、引進來、自主創新求發展取得的好成績。
去年京東方的經營狀況有了很大好轉。2012年12月26日,京東方發布2012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繼2011年全年盈利5.6億元后,京東方再度實現全年盈利,凈利潤預計達5000萬元~10000萬元。同時,由于第四季度公司各條量產產線全面實現了盈利,預計京東方經營性業績將較上年大幅提升。
據陳炎順介紹,在這個行業里,京東方的經營能力位居全球第三,步三星、LG之后。京東方之所以能夠盈利,說明通過吸收、創新和發展,運營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2012年,京東方推出了多款以下一代顯示技術為核心的新產品。在深圳高交會和美國CES消費者展覽會上,京東方推出了全球首款65寸氧化物背板技術的電視機、全球首款17寸集氧化物背板、噴墨打印雙向技術為一體的產品以及和三星合作的全球首款超大規模高清110寸電視。
在裝備方面,目前京東方的裝備內存率已經達到15%,由于裝備的發展非常艱難,在投第一條生產線的時候,所有的裝備都是進口。在投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生產線的時候,京東方開始對裝備進行分類。
“從第二條線開始,京東方就要求國外設備廠商能夠和國內企業合作,或者搬到國內生產,以拉動我國在單臺設備生產方面的能力。中國企業能做的就堅決讓中國企業做。”陳炎順表示。
對京東方這十年的“走出去”發展,陳炎順有著深刻體會:跨出去是必要的,但跨出去不是目的。一定要知道技術如果掌握在別人手上,你永遠跟在后面,是沒有出路的。
神華集團:提升中國煤炭行業話語權
神華集團開始國際化經營的第一步是出口煤炭到世界各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煤炭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10%,神華集團作為中國煤炭市場中的龍頭老大,為了保障進口資源的安全穩定,就在資源所在國開發煤炭項目來探索自己國際化的發展之路。
2011年7月,神華集團成功獲得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40%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神華集團董事長秘書黃清表示,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中,自己有頗多體會,認為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加快國際化步伐。
近年來,神華集團積極穩妥地組織海外項目的開發,在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積極探索,國際化經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神華集團控股的70%的國華(印尼)南蘇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現在已順利投入商業運行。繼去年2月成功收購澳洲烏淖斯風電場75%的股權,完成神華集團新能源產業在海外的第一個項目之后,神華集團旗下的國華投資公司再一次收購澳洲塔州水電公司馬斯洛風電項目75%的股權。
黃清介紹,今年準備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拓寬與澳方的合作,爭取在2020年在澳洲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一千萬千瓦。
在提升國際話語權方面,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去年在第55屆世界煤炭大會上當選為世界煤炭協會的主席,提升了中國煤炭行業在國際的話語權和世界影響力。神華集團也已全面開展與世界煤炭協會的合作,并且接手了它的會刊,準備以此為平臺,參與并影響世界煤炭發展的戰略管理技術。
“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只有充分發揮戰略和規劃的導向作用,才能‘走出去’、‘走得穩’、‘走得好’。”黃清表示,為此,神華集團的“十二五”國際化投資的戰略規劃,對“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經營進行了統籌布局,將國際化經營的中長期規劃與公司年度工作計劃結合起來,統籌做好國內外業務的規劃布局,合理安排境內外項目,從預算考核等方面為境外項目做好保障,確保“走出去”工作順利實施。
海爾:“走出去”的先鋒
2012年11月,國內規模最大的家電巨頭海爾集團順利并購新西蘭家電商斐雪派克絕大部分股權。此次增持是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的重要步驟之一。
海爾作為“走出去”的先鋒,在國際化進程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海爾集團副總裁陳維加認為,企業要想國際化,首先是要“走出去”,并在海外市場生根,還要進入主流渠道,成為國際主流品牌。
從1999年4月份,海爾以投資建廠的方式花了3000萬美元在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建廠,開始了自己的“走出去”之旅。
到2012年初,海爾產品在巴基斯坦的空調、洗衣機市場已經做到第一,冰箱做到第二。在海外,海爾已在美國、意大利、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建立了自己的工業園。2011年并購了日本三洋之后,海爾通過白電轉移的機會,進一步完善全球化的布局,并梯次實現全球引領。
陳維加表示,海爾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大刀闊斧,從出口產品到建廠到技術合作這幾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海爾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上去”。陳維加認為,海爾不僅要實現同臺競爭、制定標準,還要實現和國外品牌平起平坐的目標,更要讓當地政府采購海爾的產品。同時,在產品的研發中要考慮當地化以及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
“你只有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他的人才和他的文化,才能制造出符合他們口味的產品。”陳維加表示,在設立研發中心方面有多種形式,最主要的是并購,如通過并購三洋的白電業務進行研發和占領市場。通過并購新西蘭的斐雪派克,為海爾進入發達國家的高端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
據投中集團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并購市場宣布交易案例數量達3555起,較2011年下降23%;披露交易規模3077.9億美元,環比上升37%,達近6年最高值。
雖然,我國工業企業“走出去”仍處于初級階段,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等能源資源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但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潛力逐漸顯現。
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多關注的是核心技術和資本(風險)管控能力,在這方面已經有出色的表現。同時,更進一步從長遠來看,如何實現本地化,正在日益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并站得穩的關鍵因素。
京東方:“走出去”打通產業鏈
2003年1月,京東方成功收購了韓國現代半導體株式會社屬下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業務的全部資產,耗資3.8億美元。這是京東方“走出去”的開始,也是當時國內上市公司最大的一起高科技產業海外收購案。
短短十年時間,京東方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走出去”。2012年,京東方產品的市場份額整體進入全球前五名,其中,中大尺寸產品市場份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居全球第五;中小尺寸的產品份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4%,居全球第四。目前整個產業規模在全球處在第六位,韓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美國都有京東方的市場機構和研發機構,用京東方集團總裁陳炎順的話說,是真正實現了全球化運營。
據陳炎順介紹,京東方以收購海外核心技術為核心,不僅要“走出去”,而且要“拿回來”、自主創新,再“打出去”。這一切是以扎根國內、消化技術、自主創新、全球化運營、拉動配套、促進經濟發展這條思路來實現的。
據了解,去年京東方所申請的專*超過2500項,能夠使用的專*超過9000多項。還參與并制定了顯示領域的國際行業標準兩項。陳炎順表示,京東方在這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上有了很強的自主創新力量,這也是通過“走出去”、引進來、自主創新求發展取得的好成績。
去年京東方的經營狀況有了很大好轉。2012年12月26日,京東方發布2012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繼2011年全年盈利5.6億元后,京東方再度實現全年盈利,凈利潤預計達5000萬元~10000萬元。同時,由于第四季度公司各條量產產線全面實現了盈利,預計京東方經營性業績將較上年大幅提升。
據陳炎順介紹,在這個行業里,京東方的經營能力位居全球第三,步三星、LG之后。京東方之所以能夠盈利,說明通過吸收、創新和發展,運營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2012年,京東方推出了多款以下一代顯示技術為核心的新產品。在深圳高交會和美國CES消費者展覽會上,京東方推出了全球首款65寸氧化物背板技術的電視機、全球首款17寸集氧化物背板、噴墨打印雙向技術為一體的產品以及和三星合作的全球首款超大規模高清110寸電視。
在裝備方面,目前京東方的裝備內存率已經達到15%,由于裝備的發展非常艱難,在投第一條生產線的時候,所有的裝備都是進口。在投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生產線的時候,京東方開始對裝備進行分類。
“從第二條線開始,京東方就要求國外設備廠商能夠和國內企業合作,或者搬到國內生產,以拉動我國在單臺設備生產方面的能力。中國企業能做的就堅決讓中國企業做。”陳炎順表示。
對京東方這十年的“走出去”發展,陳炎順有著深刻體會:跨出去是必要的,但跨出去不是目的。一定要知道技術如果掌握在別人手上,你永遠跟在后面,是沒有出路的。
神華集團:提升中國煤炭行業話語權
神華集團開始國際化經營的第一步是出口煤炭到世界各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煤炭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10%,神華集團作為中國煤炭市場中的龍頭老大,為了保障進口資源的安全穩定,就在資源所在國開發煤炭項目來探索自己國際化的發展之路。
2011年7月,神華集團成功獲得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40%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神華集團董事長秘書黃清表示,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中,自己有頗多體會,認為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加快國際化步伐。
近年來,神華集團積極穩妥地組織海外項目的開發,在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積極探索,國際化經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神華集團控股的70%的國華(印尼)南蘇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現在已順利投入商業運行。繼去年2月成功收購澳洲烏淖斯風電場75%的股權,完成神華集團新能源產業在海外的第一個項目之后,神華集團旗下的國華投資公司再一次收購澳洲塔州水電公司馬斯洛風電項目75%的股權。
黃清介紹,今年準備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拓寬與澳方的合作,爭取在2020年在澳洲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一千萬千瓦。
在提升國際話語權方面,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去年在第55屆世界煤炭大會上當選為世界煤炭協會的主席,提升了中國煤炭行業在國際的話語權和世界影響力。神華集團也已全面開展與世界煤炭協會的合作,并且接手了它的會刊,準備以此為平臺,參與并影響世界煤炭發展的戰略管理技術。
“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只有充分發揮戰略和規劃的導向作用,才能‘走出去’、‘走得穩’、‘走得好’。”黃清表示,為此,神華集團的“十二五”國際化投資的戰略規劃,對“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經營進行了統籌布局,將國際化經營的中長期規劃與公司年度工作計劃結合起來,統籌做好國內外業務的規劃布局,合理安排境內外項目,從預算考核等方面為境外項目做好保障,確保“走出去”工作順利實施。
海爾:“走出去”的先鋒
2012年11月,國內規模最大的家電巨頭海爾集團順利并購新西蘭家電商斐雪派克絕大部分股權。此次增持是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的重要步驟之一。
海爾作為“走出去”的先鋒,在國際化進程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海爾集團副總裁陳維加認為,企業要想國際化,首先是要“走出去”,并在海外市場生根,還要進入主流渠道,成為國際主流品牌。
從1999年4月份,海爾以投資建廠的方式花了3000萬美元在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建廠,開始了自己的“走出去”之旅。
到2012年初,海爾產品在巴基斯坦的空調、洗衣機市場已經做到第一,冰箱做到第二。在海外,海爾已在美國、意大利、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建立了自己的工業園。2011年并購了日本三洋之后,海爾通過白電轉移的機會,進一步完善全球化的布局,并梯次實現全球引領。
陳維加表示,海爾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大刀闊斧,從出口產品到建廠到技術合作這幾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海爾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上去”。陳維加認為,海爾不僅要實現同臺競爭、制定標準,還要實現和國外品牌平起平坐的目標,更要讓當地政府采購海爾的產品。同時,在產品的研發中要考慮當地化以及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
“你只有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他的人才和他的文化,才能制造出符合他們口味的產品。”陳維加表示,在設立研發中心方面有多種形式,最主要的是并購,如通過并購三洋的白電業務進行研發和占領市場。通過并購新西蘭的斐雪派克,為海爾進入發達國家的高端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