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國家發改委昨天宣布,為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要求,該委近日出臺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完善了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將三類資源區的電價分別定為0.9元/千瓦時、0.95元/千瓦時和1元/千瓦時;分布式補貼價格則為0.42元/度,這一價格水平大大高于此前市場預期。
發改委同時宣布,自9月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進一步完善脫硝等環保電價政策。
新光伏標桿電價有助打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
通知明確,對光伏電站實行分區域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通知指出,分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適用于今年9月1日后備案(核準),以及9月1日前備案(核準)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運的光伏電站項目;電價補貼標準適用于除享受中央財政投資補貼之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標桿上網電價和電價補貼標準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國家將根據光伏發電規模、成本等變化,逐步調減電價和補貼標準,以促進科技進步,提高光伏發電市場競爭力。
此前坊間流傳的一個版本是將三類資源區的電價分別定為0.8元/千瓦時、0.9元/千瓦時、 1元/千瓦時;另一個傳聞則是將光伏電站上網電價最低下調到0.75元/千瓦時。顯然,最終出臺的這一標桿電價水平大大高于此前市場的預期。
“至于20年的補貼期限也高于市場預期。之前,業內有說法認為補貼年限可能定在10年!币晃还夥Y深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此舉有助于打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對光伏電站開發商、上下游企業都會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發改委對此表示,此次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引導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光伏發電項目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激勵光伏企業提高技術水平,不斷降低成本。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同步上調
發改委昨天同時發出通知,決定自9月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進一步完善脫硝等環保電價政策。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和環保電價政策,主要目的是為適當擴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規模,進一步健全環保電價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將向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用電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現行的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二是將燃煤發電企業脫硝電價補償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分錢;三是對燃煤發電企業除塵成本予以適當補償,除塵電價補償標準為每千瓦時0.2分錢。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提高銷售電價水平的前提下,此次電價調整主要通過對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進行結構調整來實現,不會增加居民和企業負擔。上述電價調整自今年9月25日起執行。
另據發改委披露,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目前籌集的資金難以滿足補貼資金需求的迅速增長。截至2011年底,資金缺口為107億元。若不進一步提高標準,預計2015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缺口將達到330億元左右。這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電費結算和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將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國家決定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現行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記者 陳其玨 王文嫣 ○編輯 衡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