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華:在國外,發展智能電網的重點任務之一,是提高用電側的智能化。通過為各種分布式電源提供動態接入平臺,保障分布式電源的靈活接入。
我國智能電網是以電力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網絡,是電能輸送的載體和能源優化配置的平臺,它是基于智能、現代、高效的信息平臺和服務網絡,可以及時便捷地收集與響應電源側和用電側的多元化需求,促進分布式電源的健康發展。
智能配電網具有自愈功能,可快速定位故障并采取正確的措施,恢復停電區域的供電,可減緩或消除分布式發電接入時對電網產生的影響。
加快智能配電網建設,可促進分布式電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運行。通過發展智能調度與控制技術,能夠實現對分布式發電的高效調度控制,適應分布式電源接入和供電可靠性提高的要求,為更多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提供支撐。
此外,通過發展虛擬電廠技術、微電網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儲能技術等分布式電源并網相關技術,可以實現分布式發電的高效運行,提高電力系統整體效率。
記者:在國內,分布式電源并網還存在哪些技術難題,應如何解決?
白建華:如果大量分布式電源并網,會給電網的規劃和運行帶來一系列技術難題和影響,主要涉及負荷預測、電源結構、電網擴展、電能質量、保護整定、頻率控制、電壓調節、供電可靠性等內容。
為解決分布式發電對系統帶來的影響,規范分布式發電的并網和運行,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明確了分布式發電的并網要求,并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標準。
國家電網公司2010年編制完成了《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企業標準,該標準與國外并網技術標準基本一致,考慮到我國部分類型的分布式電源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電壓偏差、電能質量和孤島運行方面的技術要求略低于國外技術標準。
隨著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展,我國還需要加強相關重大問題研究,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盡快解決孤島運行、帶電安全生產等重大關鍵問題,結合《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技術規定》,進一步優化完善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并網檢測、電能計量等技術措施,并盡快制定發布分布式電源并網的國家標準。
記者:自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相關意見后,業內對國家的相關政策非常關注,您如何看待如發電成本、政府補貼力度、電價等問題?相關政策還需如何完善以促進分布式能源的發展?
白建華: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的相關意見優化了并網流程,簡化了并網手續,提高了服務效率,并提供一系列免費并網服務。可以說,分布式電源在并網環節已經沒有障礙。
但在我國,分布式電源項目建設成本仍然較高,經濟性差,加之我國部分類型的分布式電源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國家財政政策的支持和激勵,才能得以較快發展。建議參考國外經驗,盡快建立適應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天然氣發電項目發展的標桿電價機制。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均制定了分布式發電價格機制,并充分考慮了包括電網企業和分布式能源用戶在內的各方利益。
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在分布式電源方面的支持、鼓勵政策還不夠完善和系統,未來還需要繼續完善和形成配套體系。首先是進一步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其次是盡快出臺明確的分布式發電補貼政策及具體的實施細節;最后是充分發揮政府主管部門的積極引導作用,保障分布式能源的均衡有序發展。
我國的智能電網是以電力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網絡,具有自愈功能,可以及時響應電源側和用電側的多元化需求,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并采取措施恢復停電區域的供電,可以減緩或消除分布式發電接入時對電網產生的影響,促進分布式電源的健康發展。
(白建華,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