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煤價格雙軌制終結
新聞追溯:2012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國家發展改革委不再下達年度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我國將建立電煤產運需銜接新機制,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自主銜接簽訂合同,自主協商確定價格。鼓勵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
記者點評:由2002年的名義放開到2013年的實際放開,電煤市場化改革10年有余。《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標志著延續多年的半計劃電煤交易“枷鎖”徹底放開,這是煤炭向全面市場化邁進的重要一步,但絕非最后一步。
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具體體現,是實施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是我國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
2.火電企業經營情況總體改善
新聞追溯:2012年,火電企業的燃料成本壓力比2011年有所減輕,加上企業貸款利率的下降,企業融資成本有所減少,發電企業經營情況總體有所改善。2012年,全國火電完成投資1014億元,比上年減少10.5%。
記者點評:如果說2011年火電行業的關鍵字是“虧”的話,那么2012年火電行業的關鍵字是“贏”。
贏利的主要原因:其一,煤炭價格下降給火電業務帶來了利好;其二,2011年電價提高的翹尾影響成增收的另一主因;其三,貨幣市場資金供應緊中有松、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使發電企業財務費用快速上升勢頭得到遏制。
火電投資下降,從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角度來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作為主力電源的火電投資下降,的確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
3.我國首座煤氣化聯合循環電站投產
新聞追溯:2012年12月12日,我國首座、世界第六座 IGCC電站———華能天津 IGCC電站示范工程正式投產,基于 IGCC的綠色煤電國家863計劃研究開發示范基地同日在天津成立。至此,我國潔凈煤發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點評:IGCC即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它融合化工和電力兩大行業特點,對煤炭的利用實現了“吃干榨盡”,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國際上被驗證的、能夠工業化的、最潔凈高效的燃煤發電技術。
作為國內首座 IGCC電站,華能天津 IGCC電站示范工程的正式投產,開創了我國潔凈煤發電技術應用的新紀元。這是我國能源生產利用方式的革命性突破,是高碳能源低碳利用、建設美麗中國的寶貴探索,是電企踐行創新驅動戰略的生動寫照。通過實施華能集團率先提出的“綠色煤電”計劃,中國電力行業向世界宣告,煤炭消費主力軍可以成為潔凈煤發電技術研發應用的排頭兵。IGCC示范電站投產,為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立起又一座豐碑,讓煤電綠意盎然。
4.熱電裝機增長迅速
新聞追溯:2012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阿拉爾新滬熱電擴建工程。
幾乎與此同時,河北唐山華潤西郊熱電廠三期“上大壓小”擴建工程和甘肅國電蘭州熱電“上大壓小”擴建工程陸續獲得核準。
記者點評:相關資料顯示,到2015年,我國熱電聯產裝機規模規劃達到2.5億千瓦,占火電裝機規劃的32%至35%,可使電力行業單位GDP能耗減少3%至5%。
熱電聯產位列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具有高達85%的熱效率,遠遠高于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純發電機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熱電機組裝機首次超過2億千瓦,較2010年增加3700萬千瓦,成績可謂突出。
2012年我國批復了大量熱電聯產項目工程,包括新建的熱電項目和 “上大壓小”擴建項目,促進熱電聯產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取代一大批小火電和小燃煤鍋爐,為節能減排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5.我國正式進入脫硝時代
新聞追溯:2012年1月1日,被稱為“世界最嚴火電環保標準”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我國火電機組節能減排任務更加繁重,并正式進入“脫硝時代”。而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通知明確規定,在京、津、冀等14個省市自治區試行脫硝電價補貼政策,標準暫定每千瓦時0.8分。
記者點評:與“最嚴排放標準”實施前的那段爭論、質疑不斷的喧囂時光相比,新標準實施的一年里似乎有些平淡和安靜,一直“任勞任怨”的火電企業,正按照節能減排既定目標,不斷努力,但這并不意味著火電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減少了。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被寫入黨章和黨的十八大上“美麗中國”概念的提出,無疑會加速電力行業的節能減排進程,火電企業節能減排工作也將走向縱深。但當前脫硝設施新建、改造任務重、時間緊、補貼難以彌補火電企業減排成本都是不爭的事實,火電企業的節能減排之路任重道遠。
6.水電大發與加速發展
新聞追溯:2012年,全國水電發電量86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占全國發電量的17.4%,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3555小時,同比增加536小時。這一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了金沙江中游魯地拉水電站、龍開口水電站、觀音巖水電站。2012年7月4日,三峽電站最后一臺機組正式交付并網;2012年11月5日,向家壩水電站首批兩臺機組相繼投產發電。
記者點評:2012年的中國水電,沒有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氣勢磅礴。但通過梳理我們不難發現,波瀾不驚的表相之下是激流涌進,上面是浪花朵朵!這一年,我國水電建設在一批大型水力發電項目的拉動下一舉躍上新臺階。
2012年水電“春天”的來臨,得益于政府與企業理順了水電開發規劃和環境評價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有序加快水電規劃和開發的全局性工作。不難預見,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在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下,中國水電正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奏響我國新能源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時代強音。
7.風電成為第三大電源
新聞追溯:截至2012年6月,我國并網風電裝機達5258萬千瓦,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2012年,全國并網風電新增裝機1285萬千瓦,從而使并網風電總裝機達6083萬千瓦,并網風電發電量為10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5%,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發電量超過核電成為第三大電源(核電發電量為982億千瓦時)。
記者點評: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我國風電就走完了歐美國家15年的發展歷程。規劃目標的發布更是振奮人心。盡管我國風電發展成績顯著,但隨著開發規模的擴大,我國風電發展還面臨著新的挑戰:資金密集型的風電設備行業受到重創,而并網風電企業因CDM收入的急劇下降等因素也呈現出利潤下降的趨勢,風電的投資比上年大幅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8.風火替代交易試水
新聞追溯:2012年8月20日,東北電監局會同內蒙古經信委聯合印發了《蒙東地區風火替代交易暫行辦法》。在東北電監局和東北電網公司組織下,中電投通遼發電廠和花燈風電場開展了我國首次風電和火電替代交易。
記者點評:試圖在短時間內通過行政監管手段繼續大幅拓展風電上網空間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市場手段是行政手段的有效補充。在行政規定之外,通過市場化手段調動火電企業積極性,讓其主動挖掘自身調峰潛力成了減少風電出力受限的新選擇。首次交易的交易量雖小,但開展風火替代交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歸根到底是為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探索了一條市場化的新路徑。
9.核電建設重啟
新聞追溯:在經歷了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超過20個月的暫緩、審視、總結與期待后,我國核電終于在2012年10月底有了結論。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暫停審批的中國核電正式重啟。
記者點評:反思、檢查及全面總結表明了國家對核安全的高度重視,謹慎和理性重啟則體現了國家和行業對中國核電安全發展并保障能源安全更高的期待和信心。雖然核電行業在暫停期間受到了影響,但任何代價都抵不過安全。唯有保障安全,核電才能以一定的規模和速度重新起步;唯有保障安全,和平利用核能的初衷才能被公眾所接受;唯有保障安全,清潔的核電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繼續做出貢獻。
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是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2012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了優化能源結構,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政策。從暫停到重啟,從核安全大檢查到相關核電規劃發布,中國核電行業所經歷的是一次反省,更是一次機遇。
10.安全生產標準化全面推開
新聞追溯:2012年6月1日,電監會舉行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授牌儀式,國電大同第二發電廠、國電福州電廠作為首批單位,榮獲“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稱號。2012年8月20日,電監會公布第二批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發電企業),包括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在內的33家單位符合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評審機構要求。2012年9月8日,電監會安全監管局組織審核專家組對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18家企業一級標準化企業評審報告進行審核,原則上同意18家單位為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
記者點評:電力安全標準化建設內容豐富,涉及安全生產各方面、各環節,包括了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安全技術標準化、安全裝備標準化、安全作業標準化等要素,突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體現了安全與質量、安全與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內在聯系和統一性,是對企業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規范、拓展和提升。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有利于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