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
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近期各部委相繼召開工作會議,對2013年經濟工作作出了明確安排,2013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也浮出水面。
改革 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
在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之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改革的方向、路徑做出新的表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一是深入研究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改革開放前30年,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總量;今后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質量。這就需要在經濟深度轉型調整、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從而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二是鼓勵基層創新與局部突破。我國是轉型發展的大國,全局和局部的情況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對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統籌考慮,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才能增強改革的有效性。基于此,2013年,相關改革探索將得到鼓勵,即在頂層設計的前提下,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允許摸著石頭過河。
三是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2013年,仍會堅持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協調統一的原則,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
重質重效 政策目標指向的變化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民生(生活質量),如果說過去的經濟增長主要追求人們的溫飽和社會經濟的積累,那么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就是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過去的中央經濟會議中,“快”一向是經濟增長固定的前綴,無論是“又好又快”還是“平穩較快”,“快”的基調總是不變的。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中,“快”字消失,“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目標。“質量”和“效益”在會議中也是首次被置于醒目的位置。這說明,決策層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高速度的意圖更加明顯,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重視人民實際收入的增加,重視對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產業附加值的不斷提高,追求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
新型城鎮化 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
據測算,每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應的都是上千萬人口以及數以萬億元計的投資和消費。有統計顯示,若未來城鎮化率提高速度保持現有水平(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則意味著每年有1000多萬人口轉移至城市。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過程,其實也是消費觀念更新和消費結構升級的過程,這必將持續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能。
盡管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1%,但擁有城鎮戶籍的市民不足35%。也就是說,還有近17%的城市常住人口不能享受到市民待遇。因此,加快城鎮化并非簡單的城市建設擴張,首要的是實現人口城鎮化,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新型城鎮化更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智能化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方向是建設美麗、環保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重視“量”的擴大,更重視“質”的提高,由重數量的外延式擴張到重品質的內涵式發展,建設“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諧城市”。
鑒于城鎮化的巨大潛力,預計將它成為2013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抓手。可以預期,2013年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城鎮化: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總結全國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緊研究制定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新城、新區健康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城鎮供水、排水和供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等。結構性減稅 積極財政政策的體現
要持續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政策效力,就必須加快政策轉型。政策的著力點也將作相應的轉變,最主要的是從擴大支出轉向強調結構性減稅,同時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
2013年相關部門將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抓緊研究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在全國試點的方案,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同時,落實好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對消費稅稅率結構、征收范圍和征收環節進行合理調整。完善穩定出口政策,降低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關稅,對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關稅。完善和落實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流通業等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稅收政策,制定促進農業科技應用等稅收政策,運用稅收手段支持鼓勵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繼續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2013年,將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具體來看,將完善強農惠農富農財稅政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業水利的投入;嚴格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重點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支持農村學前教育加快發展;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支持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建立研究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繼續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
防風險 穩增長 穩健貨幣政策的兩面
2013年貨幣政策取向中性,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和穩定貨幣供給為重點。一是通過外匯占款、央票余額變化及公開市場操作,保持基礎貨幣必要的增長,保持市場必要的流動性。二是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波動中的相對穩定。針對全球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三是更加注重優化信貸結構。適度增加信貸投放總量,把握好投放力度、節奏和投向,優化信貸結構。四是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不過,國內銀行業仍面臨短期風險暴露和中長期戰略轉型的雙重壓力。特別是以委托和信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融資、民間借貸等構成的“影子銀行”體系日漸壯大,意味著2013年的監管復雜性和壓力不小。2013年1月1日,巴塞爾協議III在國內正式實施。因此,2013年將擴大金融監管范圍,逐步把“影子銀行”體系所暗藏的系統性風險納入監管視野,同時更加強調操作風險,推動金融機構內控管理體制等改革。這在監管要求上將更加細化,著重防控金融系統間的風險傳遞。
促進城鎮健康發展 土地政策的方向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提升城鎮化質量,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等,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預計2013年的土地政策將延續2012年的方向,在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等方面著力。
首先,完善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規范政府的征地行為;其次,允許農民或集體經濟組織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參與城鎮經營型項目的開發,制定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收益分配辦法,合理確定國家、地方政府、集體和個人的收益分配比例;第三,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促進存量土地的盤活、再開發利用。
新增長點 流通體系 促進消費的著力點
2012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在55%左右,超過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第一引擎。2013年,在促進消費增長、擴大內需等方面將有更大的舉措和動作。具體會有兩方面體現:一是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二是加強流通體系的現代化建設。
新的消費增長點包括:一是引導熱點消費,研究實施信用消費促進政策,重點帶動家電、家居、汽車等耐用品消費;二是倡導綠色循環消費,加快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三是提升便利消費,加快建立“一刻鐘便民消費圈”,完善農產品零售終端網絡,建設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社區連鎖菜店和標準化菜市場;四是保障安全消費,加大打擊侵權假冒力度。
同時,創新流通方式,推動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發展格局,優化流通企業結構,加強市場調控。比如,進一步加強城市流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商圈和商業街的布局,加強寬帶網絡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等,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研究實施信用消費促進政策,推動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發展格局,優化流通企業結構,加強市場調控。(執筆:胡少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