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軌對電企短期影響不大
此次電煤價格并軌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取消煤炭重點合同,改為中長期合同,預計電企的合同煤價將有所提升。
但總體來說,電煤價格的并軌對煤價的影響不大。首先,國內煤炭供大于求的供需狀況未變,現在正處于煤炭產能的大量釋放期,運能不足的情況也正在改觀,截至10月底,社會煤炭庫存超3億噸。其次,價格暴跌的外煤對國內煤價的沖擊力也日益顯現,像華能國際等電廠靠近沿海的電企,外煤的使用率已經達到兩成。此外,目前合同煤與現貨煤差價較小,差價大時合同的履約率又較低,重點合同煤的取消對火電的影響已非不能承受。
從長期來說,并軌之后“市場煤,計劃電”的現象是否能盡快催生出煤電聯動政策的完善落地,理順煤價電價的關系,對電企來說反而是一個利好。
電力需求有望回升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統計,2012年1-9月份,單月同比增速逐級下降,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6882億千瓦時,到9月份單月同比增長已降至2.9 % 。但10月份單月增速完成逆轉,10月份單月全社會用電量39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第二產業的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近七成,其10月份單月同比增長5.9%,它的增速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宏觀經濟開始復蘇企穩。其中輕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加6.3%,重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8%,而9月份的這兩個分類的增速分別是5.1%和-0.1% 。從其他分類來看,10月,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速為-3.5%,但其絕對量較小,不影響總量。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4%,繼續保持2位數的增長速度。
未來火電企業利潤率會持續上升
煤炭價格的快速下降,給火電企業的毛利率有了相當的提升。但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對火力發電的擠出效應,尤其是今年水電來水情況遠超往年,對火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產生了一定影響。今年1-10月,全國水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3114小時,同比增長了18.6% 。在全社會總用電量增長較緩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火力發電的利用率。今年1-10月,全國火電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084小時,同比下降6.8%。 。
在通常氣候條件下,四季度和來年一季度的水電來水將轉枯。從歷史上看,四季度水電的發電量環比三季度一般減少三成,而來年一季度水電發電量一般只有三季度的50%,由此產生的電力缺口基本都將由火力發電來彌補。
明年伴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回暖,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的加快,再加上水電發電量的下降,火電的發電量會有較大的增加。而在煤價低位盤整或下行的情況下,火電企業的利潤率將持續上移。
此外,市場普遍預計2014年后,煤炭價格受運輸產能釋放影響,還有持續下調的可能,對于火電企業而言,利潤率中長期仍有上升空間。